人气数109225
作品数2
关注数0
粉丝数0
邱洁薇

邱洁薇

美术史论系

青铜器纹样演变初探——以宝鸡青铜器博物馆为例

类别
史论

青铜器纹样演变初探——以宝鸡青铜器博物馆为例

摘要

中国青铜文化历史悠久,最早见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考古发现中。随着历史的发展,青铜器逐渐演变为国之重器,成为身份等级和财富象征的礼器,并以其独特的造型、纹饰、铭文等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铸造工艺、 文化水平和源远流长的历史。本文经实地考察,试图对商周时期青铜器的纹样演变过程作出简要分析。

 关键词:青铜器、纹饰、先秦时期

 宝鸡位于陕西关中平原西部, 是周秦文明发祥和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 也是我国出土周秦时期青铜器最多的地区, 被誉为“青铜器之乡”。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馆是我国唯一的一个青铜器专题性博物馆,该馆收藏之青铜器的造型与纹饰非常精美, 数量众多。从中我们可以探究到青铜器纹样演变特点。

中国青铜文化历史悠久,最早见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考古发现中。随着历史的发展,青铜器逐渐演变为国之重器,根据19世纪丹麦学者克里斯蒂·汤姆森和肯·沃尔索提出“技术演进三期说”,把人类文化的发展过程大致分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据《史记》载,在夏朝末期,奴隶制社会初期,青铜器被视为身份与权利的象征,至此开始发展。有学者把中国青铜时代从商周至战国划分为鼎盛期、颓败期、中兴期、衰落期 4 个阶段。

一、商朝青铜器的装饰纹样

商时期的巫术浓厚,因此青铜器作为祭祀活动中最常用的礼器,被赋予了神圣的意义,此时的铸造技术日益成熟,青铜器被大量制作,形制也由小变大,兼具多种用途,不仅作为生活中的食器,更是成为古代贵族身份和地位的重要标志,继夏代之后,广泛作为随葬和祭祀的礼器使用。这一时期产生这种思想意识并不违背历史发展规律。所以商周时期的文化,具有明显的“神本位”色彩。

在商朝早期,青铜器的装饰趋于精致,青铜器纹饰大多带状,常见弦纹、兽面纹和夔龙纹,兽面纹以粗犷的勾曲回纹的线条构成,全是变形纹样,除兽目圆大,以为象征外,其余条纹并不具体表现物象的各个部位,纹饰多平雕,个别主纹出现了浮雕。所有的兽面纹或其它动物纹都不以雷纹为地,是这一时期特色。在带状兽面纹上下夹以连珠纹,则是当时流行的设计。商代早期的几何纹极其简单,有一些粗率的雷纹,也有单列或多列的连珠纹,乳钉纹出现。 

WechatIMG29.jpeg


商代中期(前15世纪中叶-前13世纪)分两类,一类是商代早期变形动物纹,这一时期有所改进,原来粗犷的线条变得较细而密集。第二类是出现了用繁密的雷纹和排列整齐的羽状纹构成的兽面纹。这类兽面纹往往双目突出,如果不是浮雕,则无论是头像还是躯体都没有明显的区分。
商朝晚期(前13世纪-前11世纪)纹饰内容丰富,种类繁多,以动物和神怪为主题的兽面纹空前发达。兽面纹只是纹样结构规格化的形式,而所表现的物象却很多。这时装饰特点是集群式的,以多种物象或作主纹或作为附件布满全身,甚至视线所不及之器物的底部也有装饰。有的一件器物上有几十种动物纹样。于是形成了富丽繁缛的风格。最典型的花纹是具有神秘色彩的兽面纹。其他还有夔纹、蝉纹、涡纹、蚕纹、小鸟纹等。这些动物纹样,少数是肖生的,更多的则是神化性的期禽兽。
商朝晚期至西周中期,青铜器上除了兽面纹、连珠纹外,还出现了龙纹、鱼纹、蚕纹、鳞纹、瓦纹及龟纹等,花纹也发展为有底花、粗花、细花的三层花。

二、西周时期青铜器纹样

西周晚期动物纹饰退居陪衬地位,而以环带纹、鳞纹、瓦纹等占据了主导地位,纹饰趋向简单、朴实。西周晚期动物纹饰退居陪衬地位,而以环带纹、鳞纹、瓦纹等占据了主导地位,纹饰趋向简单、朴实。西周早中期以大小分尾鸟纹、顾手龙纹、窃曲纹为主。WechatIMG26.jpegWechatIMG28.jpeg

WechatIMG26.jpeg


三、小结

青铜器作为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其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对中华礼乐文明的传播、华夏民族历史记忆的形成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