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德汉画像石庖厨图研究综述
2020级美术学 钱春霞
一、前人研究成果
1991年,杨爱国先生首次将有关庖厨图的汉画像石进行归纳梳理,开展新的专题研究。他将当时考古所发现庖厨图的内容分成了:屠宰图、汲水图、炊煮图、切菜图四类1。后来王双生的《汉代画像石中的庖厨图研究》又新增:抬物图、加工作坊图,将庖厨图总共归为六类2。赵路花在《汉画像石庖厨图研究中》从静态物品和动态操作两方面将庖厨图内容进行分类3。各位学者对于其内容的分类都大同小异,也都发现不同地区的有关庖厨图的画像石在内容上有着惊人的相似性。
赵路花《汉画像石庖厨图研究》对于已发现的庖厨图进行时间、空间的基础整理。
一部分是汉代画像石庖厨图总体研究。一小部分对于庖厨图画像石开展地域性的研究,其中研究山东地区的数量最多。例如朱绍鸿、狄小卜的《浅析滕州汉画中的“庖厨图”》仅以滕州汉画像石进行研究4。李彩彩的《山东汉画像石所反映的饮食习俗初探》,则是利用山东汉画像石的庖厨图,进行饮食文化的研究5。张雯的《山东与四川汉画像石的比较研究——以“庖厨图”为例》,则是以小见大,通过庖厨图画像石来探究山东与四川画像石的特点6。
对于汉画像石中庖厨图的作用的探究学者各抒己见。信立祥《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认为和祭祀有关7。王双生《汉代画像石中的庖厨图研究》提出除了祭祀,也有可能是表现墓主人生前的日常生活。于秋伟《汉代画像石之“庖厨图”分析》通过庖厨图画像石内容惊人的一致性,认为庖厨图的内容与墓主人的生活没有直接联系,多为雕刻范本8。
由于内容的生活化,有较多的学者,研究汉画像石的庖厨图,是为了研究汉朝时期的生活或者文化习俗。如杨金萍《从汉画像石庖厨图谈汉代饮食烹饪状况》,通过研究庖厨图汉画像石来探究汉代饮食文化9。于秋伟《汉代画像石之“庖厨图”分析》,提出的庖厨图汉画像石的雕刻范本的产生,反映了汉代厚葬之风的兴盛10。
二、总结
有关汉画像石的研究相当之多,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对于汉画像石中的庖厨图的研究,却是相当稀少的。专门研究开展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步较晚;至今发表的相关研究性文章不超过15篇,对于庖厨图的关注程度远不及对于祥瑞图像、乐舞百戏等内容。
注释
1.杨爱国:《汉画像石中的庖厨图》,《考古》1991年第11期。
2.王双生:《汉代画像石中的庖厨图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12届硕士学位论文。
3.赵路花:《汉画像石庖厨图研究》,武汉大学2017届硕士学位论文。
4.朱绍鸿、狄小卜:《浅析滕州汉画中的“庖厨图”》,《汉画与汉代社会生活——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内部资料,2011年11月。
5.李彩彩:《山东汉画像石所反映的饮食习俗初探》,天津师范大学2013届硕士学位论文。
6.张雯:《山东与四川汉画像石的比较研究——以“庖厨图”为例》,《艺术科技》2018年第5期。
7.信立祥:《汉代画像综合研究》,文物出版社2000年版,第139—143页。
8.于秋伟:《汉代画像石之“庖厨图”分析》,《中国博物馆》2010年第2期。
9.杨金萍:《从汉画像石庖厨图谈汉代饮食烹饪状况》,《中华医史杂志》2009年第1期。
10.于秋伟:《汉代画像石之“庖厨图”分析》,《中国博物馆》2010年第2期。
绥德汉画像石庖厨图
2020级美术学 钱春霞
一、汉画像石概述
1.绥德汉画像石概述
(1)发现与分布
陕北汉画像石相较于其他地区出现得较晚,根据现有的考古资料,其产生和流行于东汉初至东汉顺帝永和年间。陕北包含榆林和延安两个市,但是汉画像石的出土,却几乎全部在榆林市,数量有上千块。榆林市出土的汉画像石主要集中在绥德、榆林、米脂、子洲、神木等县,其中又以绥德为最。绥德处于榆林市的东南部,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是当时的边关重镇。与北方游牧民族交往密切,经济发达,文化丰富。
(2)材质与技法
绥德画像石,由于地处陕北,其石材大多为水成岩,呈片状。结构层层相叠,容易剥落,对于后世的保存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由于其特殊的石质,往往不采用高浮雕的方式来制作,制作技法多为减低平雕加少量阴线刻和大量彩绘的方式进行。大量彩绘也是陕北画像石的一个显著特征。
(3)内容
陕北绥德汉画像石中,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其内容没有捕鱼和纺织,也很少描绘历史故事,更多的是有关放牧、涉猎、耕地、出行、宴饮庖厨和神仙灵异,十分具有当地特色。
(4)画面布局
绥德汉画像石的画面布局,有个显著的特征,完全不似于山东、江苏的一块石板连贯雕刻整幅画面,绥德画像石更多情况下会在同一块石板上分割布局每格独立成像,状似现在的连环画1。
2.画像石中的庖厨图概述
(1)发现与分布
至今发现107幅汉代画像石庖厨图2。主要分布于:山东南部、江苏北部、河南西部、陕西北部、浙江、四川。其中山东南部发现的数量最多,江苏次之;其余地区有关庖厨图的汉画像石发现相对稀少。
(2)内容与分类
根据庖厨图的规模与大小,能分为两类:简单型和复合型。简单型是指庖厨图的内容相对简单,规模较小,往往与宴饮图、乐舞百戏图同时出现,且庖厨图并不处于画面构图的中心。复合型是指规模相对较大的庖厨图,其内容不再单一,往往由了屠宰、汲水、炊煮等多个场景出现在一块石板上复合而成,场面相对宏大3。
根据庖厨图的具体内容,又能将其分成两大类:静态物品和动态操作。静态物品是指出现与饮食烹饪相关的食物与器物。动态操作又包含了:屠宰图、汲水图、炊煮图、切菜图、抬物图、加工作坊图等内容4。
3.绥德汉画像石中的庖厨图概述
笔者已知陕北发现的庖厨图汉画像石共有4幅。榆林横山县1幅,绥德县3幅5。其中保存相对完整,规格最大的是绥德四十铺汉墓的墓门左立柱。
二、绥德汉画像石中的庖厨图
由目前考古发现的绥德汉画像石庖厨图中,只有四十铺汉墓墓门左立柱这一幅,是最完整的复合型庖厨图。本文就以这一幅庖厨图为例,进行深入探究。
1.内容
原石纵横:96cm*30cm。画面从左到右分为三部分。最左边为绶带穿壁纹;中间自上而下,依次为:杀猪图、宰羊图、汲水图、烤肉图、蒸煮图;最右为勾连纹6。
图1 四十铺汉墓墓门左立柱庖厨图
2.绥德庖厨图与汉代边疆饮食
在全国出土的庖厨图中,最常见的是杀猪和屠狗,而从绥德的庖厨图中,能看到的是杀猪、宰羊,这就充分体现了千年以来陕北地区受游牧名族影响,对于羊肉的酷爱。由于地处内陆,在陕北的画像石中,也根本看不见一条食用鱼的存在。
这块画像石上,最有意思的就是烤肉图。将肉切好穿成出串,放在火上烧烤。这种方式十分具有胡人的风范,在其他个别地区的画像石上,烤肉串的人也会特意刻画成胡人的样式。这就非常有力的证明了,汉朝边境的文化交流的密切程度。
画像石的底部是蒸煮图。在图像的顶部,横向一条悬挂着好几块大小不一的肉类,下面人正在灶前加柴生火,肉块离水隔火,将其蒸熟。同时也有人认为,悬挂着的肉块,其实是当时风干的“肉脯”。无论怎样,都能说明当时边塞之人,掌握着多种烹饪技巧,无论是中原传过来的,还是受北方游牧民族影响。
庖厨图数量稀少,以及其内容大部分是对于肉类的烹饪,很少见到谷物和蔬菜的出现,这对于我们在研究汉人的饮食文化上有很大的局限性,更大程度上是佐证了对于当时丧葬文化的解读。
3.绥德庖厨图与汉代边疆丧葬文化
庖厨图中出现的食物大部分是肉食,这就和汉代“肉食者尊”的孝道意识相符合。大量肉类的出现却极少有粮食作物,就能十分直观的反应墓主人对于荣华富贵的向往,“事死如事生”“鬼犹求食”等观念的盛行。
其中庖厨图最左侧的绶带穿壁纹,绶带是古代官阶的象征,而玉璧又是贵重的通天礼器,二者穿插结合,就成为了当时身份社会等级的标志7,这种纹路的出现同样表现了墓主人对于身份地位的向往,反映了当时汉代厚葬之风的盛行,就连边疆地区也不例外。
一般大多数的庖厨图是与乐舞百戏或者宴饮图同时出现的,而这幅庖厨图却是呈几乎独立的状态。且大部分的庖厨图的位置位于耳室墙壁或其他墙壁上,而绥德发现的所有庖厨图,均位于墓门立柱或者门楣上,这与其他地区的庖厨图有了很大的区别。这也就能猜想,在这边疆地区的丧葬文化其实并没有中原地区的那么系统化,墓主人们对于死后荣华富贵的追求都是一致的,但是对于丧葬方式的实施有着独特的地域风格。
三、结语
本文以绥德汉代画像石中的庖厨图为对象,对其进行考察、收集资料和研究。从而提出就绥德庖厨图与其他地区庖厨图的区别。其更加生动形象的反映了汉代边疆人民的饮食生活和丧葬观念。绥德汉画像石也由于收到了北方游牧名族的深刻影响,与中原文化进行交融,形成了一个包容且独特的风格。
注释
1.来嘉琪:《绥德汉代画像石研究》,广西师范大学2014届硕士学位论文。
2.赵路花:《汉画像石庖厨图研究》,武汉大学2017届硕士学位论文。
3.霍艳洁:《汉代庖厨图研究——以画像石为中心》,西北师范大学2014届硕士学位论文。
4.王双生:《汉代画像石中的庖厨图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12届硕士学位论文。
5.赵路花:《汉画像石庖厨图研究》,武汉大学2017届硕士学位论文。
6.杨惕:《漫漶遗拙 陕北汉画像石新读》,西安出版社2018年版,第97页。
7.来嘉琪:《绥德汉代画像石研究》,广西师范大学2014届硕士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