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数39705
作品数1
关注数0
粉丝数0
钱星羽

钱星羽

美术史论系

楚式镇墓兽对汉代镇墓兽的影响 ——从“角”和“吐舌”意象来看

类别
史论
现有的镇墓兽研究成果较为集中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式镇墓兽以及后来的北朝、隋唐时期,关于两汉乃至魏晋时期镇墓兽的研究一直比较缺失,且大多研究比较孤立,集中于某一时期,并未形成完成的叙事线。本文对最初的楚式镇墓兽至最后的隋唐时期镇墓兽式微的演变过程进行梳理,形成一段相对完整的叙事。同时通过对楚文化时期和汉代这两个时期镇墓兽的“角”和“吐舌”这两个共同特征的比较,探究二者之间的渊源,汉代镇墓兽的发展是否受到楚式镇墓兽以及楚文化的影响。




前人研究成果目录

 

1. 水野清一:《关于长沙出土的木偶》,《东方学报》1937年第8期

2. 梅原末治:《传长沙出土的木雕怪兽像》,《宝云》1938年第21册;载《支那考学论考》,弘文堂书房1944年版。

3. 张成:《中国古代墓葬出土的镇墓神像——以命名、分类集齐体系问题为中心》,《考古与文物》2014年第2期。

4. 肖岚:《楚国漆器“镇墓兽”的形制演变与辩意》,华中师范大学2008届硕士学位论文。

5. 王瑞明:《“镇墓兽”考》,《文物》1979年6期。

6. 陈跃均、院文清:《“镇墓兽”略考》,《江汉考古》1983年3期。

7. 张正明:《楚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8. 张正明《楚文化志》,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9. 彭浩:《“镇墓兽”新解》,《江汉考古》1988年2期。

10. 吴荣曾:《战国、汉代的“操蛇神怪”及有关神话迷信的变异》,《文物》1989年10期。

11. 蒋卫东:《镇墓兽意义辨》,《江汉考古》1991年2期。

12. 顾丞峰:《镇墓兽俑性质演变析》,湖北美术出版社1991版。

13. 潘佳红:《小议“镇墓兽”与<“镇墓兽”意义辨一文商榷>》,《江汉考古》1992年第2期。

14. 张君:《论楚国神秘器物镇墓兽的文化涵义》,《东南文化》1992年第2期。

15. 邱东联:《“镇墓兽”辨考》,《江汉考古》1994年第2期。

16. 松崤权子:《关于战国时期楚国的木俑与镇墓兽》,《文博》1995年第1期。

17. 陈振裕:《略论镇墓兽的用途和名称》,《故宫文物月刊》1995年第5期。

18. 郑曙斌:《楚墓帛画、镇墓兽的魂魄观念》,《江汉考古》1996年第1期。

19. 吉村苣子:《楚镇墓兽的产生和展开》,《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1997年第3、4期。

20. 王子今:《“镇墓兽”原始》,《寻根》1999年第6期。

21. 邹芙都:《楚器“镇墓兽”形制内涵探源》,《湖南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22. 王琳:《也说楚墓出土的鸟架骨镇墓兽及其它》,《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3年第1期。

23. 杨怡:《楚式镇墓兽的式微和汉俑的兴起——解析秦汉灵魂观的转变》,《考古与文物》2004第1期。

24. 袁朝、李儒胜:《“镇墓兽”源流考》,《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25. 丁兰:《试论楚式“镇墓兽”与东周时期楚民族的巫文化》,《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第3期。

26. 高崇文:《楚“镇墓兽”为“祖重”解》,《文物》2008年第9期。

27. 黄莹:《楚镇墓兽与幽都》,《中国文物报》2018年第2期。

28. 安志敏、陈公柔:《长沙战国繒书及其有关问题》,《文物》1963年第9期。

29. 孙作云:《马王堆一号汉墓漆棺画考释》,《考古》1974年第7期。

30. 文崇一:《楚文化研究》,东大图书出版公司 1980年版。

31. 杨景鹤:《方相氏与大傩》,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集研究刊》第31本,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刊行。

32. 李玉洁:《试论楚文化的墓葬特色》,《中原文物》1992 年第2期。

33. 皮道坚:《楚艺术史》,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5 年版。

34. 黄莹:《楚式镇墓兽鹿角研究》,《江汉论坛》2009年第12期。

35. 李文龙:《楚式“镇墓兽”鹿角文化内涵与楚国巫文化的关系探讨》,中南大学2013年硕士学位论文。

36. 黄莹:《楚式镇墓兽研究》,《中原文物》2011年第4期。

37. 宾娟:《吐舌状镇墓兽及其文化意义的探讨》,《四川文物》2013年第12期。

38. 傅娟:《川渝东汉墓出土吐舌陶塑造像初探》,《四川文物》2006年第4期。

39. 罗二虎:《四川汉代砖石室墓的初步研究》, 《考古学报》2001年第4期。

40. 李晓辉:《六朝墓中镇墓兽——古代图腾孑遗》, 《东南文化》1989年第2期。

41. 冯普仁:《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版,第29页。

42.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古代镇墓神物》,文物出版社2004版。

43. 顾丞峰:《镇墓兽兽形制演变析》, 《文物天地》1988年第3期。

44. 陈昊雯:《再论东汉吐舌镇墓兽》,《中原文物》2020年第1期。

45. 吉村苣子著、刘振东译:《中国墓葬中独角类镇墓兽的谱系》,《考古与文物》2007年第4期。

46. 李桂阁:《南阳地区东汉墓出土陶塑镇墓兽》,《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5年第12期。

47. 谢洪波:《北朝镇墓兽造型与鲜卑族汉化的关系解析》,《贵州民族研究》2013年第4期。

48. 张成:《魏晋镇墓兽俑分期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10届硕士学位论文。

49. 小林仁著,朱岩石译:《北朝的镇墓兽——胡汉文化融合的一个侧面》,见张庆捷等主编《4-6世纪纪的北中国与欧亚大陆》,科学出版社2006版,第148-163页。

50. 韦正:《中古镇墓组合的源流》,“美研所大学堂”第二期的报告会,2019年。

51. 宾娟:《西晋镇墓兽与青牛、髯奴》,《文博》2009年第4期。

52. 王晖:《麒麟原型与中国古代犀牛活动南移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从》2008年第4期。

53. 王去非:《四神、巾子、高髻》,《考古通讯》1956年第9期。

54. 徐苹芳:《唐宋墓葬中的“明器神煞”与“墓仪”制度——读<大汉原陵秘葬经>札记》,《考古》1963年第2期。

55. 张全民:《唐代镇墓神煞俑分区研究》,中国唐史学会第十届两会暨唐代国家与地域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2007年。

56. 张文霞、廖永民:《隋唐时期的镇墓神物》,《中原文物》2003年第6期。

57. 梁广峰《中原地区隋唐镇墓兽和镇墓俑研究——兼谈鲜卑对镇墓兽的影响》,内蒙古师范大学2017届硕士学位论文。 

58. 杨洁:《试论西安洛阳地区唐墓出土的武士俑、天王俑》,西北大学2007届硕士学位论文。

59. 石守金:《隋唐两京地区人面兽面镇墓兽研究》,郑州大学2011届硕士学位论文。

60. 陕西省文物委员会:《陕西省出土唐俑选集》,文物出版社1958年版。

61. 俞凉亘、周立:《洛阳陶俑》,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版。

62. 郝红星、张倩、李扬:《中原唐墓中的明器神煞制度》,《华夏考古》2000年第12期。

63. 艾虹:《楚墓镇墓兽管窥》,《文物春秋》2015年第10期。

64. 肖仕煜:《马王堆一号汉墓漆棺中的鹿形象研究》,华中师法大学2020届硕士学位论文。

65. 吉村苣子:《楚镇墓兽的产生和展开》,《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1997年第3期。

66. 胡梦媛:《东周楚墓复合意象分析——以虎座鸟架鼓、虎座飞鸟、“楚式”镇墓兽”为例》,湖北美术学院2019届硕士学位论文。

67. 肖凡:《战国至晚唐镇墓兽造型语言的研究》,景德镇陶瓷学院2014届硕士学位论文。

68. 陈雨:《唐代两京地区出土的镇墓俑造型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19届硕士学位论文。

69. 刘橙橙:《唐-元代出土匍匐俑研究》,兰州大学2019届硕士学位论文。

70. 王艺靖:《北朝镇墓类俑分期分区研究》,兰州大学2018届硕士学位论文。

71. 林泽洋:《关中北朝陶俑初探》,西安美术学院2017届硕士学位论文。

72. 赵勇涛:《荥阳郡隋唐镇墓兽俑初探》,《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年第8期。 

73. 樊军、王洋洋:《宁夏固原南郊唐墓发掘简报》,《文物》2020年第12期。

74. 冉万里、全刘涛、高博、段成刚:《西安市东郊东小寨村12号墓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19年第6期。

75. 李峰:《西安地区隋唐墓葬镇墓俑研究》,山东大学2008届硕士学位论文。

76. 周兴:《西安地区北朝至隋镇墓类俑研究》,西北大学2013届硕士学位论文。

77. 杨雯、王晨仰、赵从苍、刘军民:《人型镇墓俑发展演变原因探析》,《新疆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7期。

78. 韦正、刘绎一:《中古北方地区镇墓神物的文化构成和变化机制》,《考古与文物》2020年第6期。

79. 高丁丁、车环宇:《关于晋阳地区北齐墓葬出土镇墓俑年代分期的讨论》,《文物世界》2020年第5期。

80. 魏青利:《东魏北齐时期陶俑研究》,郑州大学2007届硕士学位论文。

81. 冉万里、全刘涛、段成刚、高博:《陕西西安东郊高楼村唐墓(IVM9)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19年第12期。

82. 殷小亮:《山西长治地区唐代镇墓兽整理探究》,《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年第10期。

83. 岳改荣:《北朝镇墓兽研究》,河北师范大学2009届硕士学位论文。

84. 梁广峰:《镇墓兽兽角研究及“角状鬃”概念的引入》,《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

85. 曾繁模:《三峡地区汉代镇墓俑、兽考辨》,《三峡论坛》2017年第11期。

86. 阿尔福莱德·沙尔莫尼:《古中国鹿角与吐舌的象征意义及联系》,《亚洲艺术·新西兰阿斯库奈附录》1954年。

87. 吉村苣子:《楚镇墓兽的产生和展开》、《楚墓镇墓兽的产生和展开续》,《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1997年第3、4期。

88. 吉村苣子著、刘振东译:《中国墓葬中独角类镇墓兽的谱系》,《考古与文物》2007年第4期。

89. 刘延春:《楚地出土鹿角文物研究》,湖南大学2017届硕士学位论文。

 


 

镇墓兽研究综述

2020级美术学 钱星羽

  

       有关镇墓兽的研究,目前为止主要集中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式镇墓兽、北朝镇墓兽以及隋唐镇墓兽。前者是由于楚式镇墓兽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镇墓兽,且富有楚地巫术文化特色,是中国古代镇墓兽的源头。北朝镇墓兽引起关注,则是因为近年来大批北朝墓葬被发掘,不少研究者开始转向探究北朝镇墓兽。而隋唐时期镇墓兽则是由北朝时期镇墓兽演变发展而来,艺术风格趋近成熟,达到了中国古代镇墓兽发展的高潮;同时这一时期墓葬出土镇墓兽数量较多,且保存较之前朝相对完好。但关于西汉、东汉乃至魏晋时期镇墓兽的研究一直比较缺失,且大多研究比较孤立,集中于某一时期,并未形成完成的叙事线。这与资料上的空白也有一定关系。在此对从最初的楚式镇墓兽至最后的隋唐时期镇墓兽式微演变过程进行梳理,形成一段相对完整的叙事。

   

一、楚式镇墓兽

1.1 关于楚式镇墓兽的定名

       1937年湖南长沙的一批楚墓遭到挖掘,所得镇墓兽一部分流亡海外,一部分失散。日本学者水野清一于同年著文《关于长沙出土的木偶》介绍,称其“山神像”,或者称作“镇墓兽”1。该文是国内外第一篇介绍镇墓兽的文章,引发国内外学界对于镇墓兽研究的狂热。此处指出,水野清一先生文中提及的镇墓兽特指“楚式镇墓兽”,即具有楚文化器物典型特征的镇墓兽,与后文中提到的两汉、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时期的镇墓兽有所区分。

       1938年梅原末治《传长沙出土的木雕怪兽像》,将其称为“木雕怪兽像”2

       张成在《中国古代墓葬出土的镇墓神像——以命名、分类集齐体系问题为中心》中提出以身躯的不同 ( 人形、兽形、人兽不分) 作为定义和相互区分的标准命名及分类,并将中国古代镇墓兽分为三类:楚式镇墓兽、汉式镇墓兽、复合式镇墓兽3

1.2 楚式镇墓兽的基本形制及演变

       肖岚于《楚国漆器“镇墓兽”的形制演变与辩意》一文中,从年代的推延和形制的发展演变过程来对楚式镇墓兽进行分析,将其划分为面目不清型、兽面型和似人型。这三种形制基本包含了楚国漆器“镇墓兽”的形制特征及其演变发展的过程4

1.3 楚式镇墓兽的形象及功能含义研究

       关于楚式镇墓兽的形象定性以及真正意义,国内外学者做了诸多研究。国内最早的是由王瑞明先生于1979年在其《镇墓兽考》一文中,认为镇墓兽形象为山神5;其后于1983年陈跃均、院文清提出的土伯说6;张正明在《楚文化史》一书中, 肯定了陈跃均、院文清的观点, 认为镇墓兽即土伯, 可以改称为“木雕土伯像”7。后在《楚文化志》一书中, 提出“镇墓兽是一种变形的龙”,是希望死者的灵魂得以飞升上天8。1988年彭浩在对比各类龙纹饰样后提出龙神说9;1989年吴荣提出操蛇神说10;蒋卫东的为生者而设的镇凶辟邪神说11; 顾丞峰的“黑人”说12;潘佳红的灵兽说13;张君的十一种假设:山神说、土伯说、辟邪说、龙说、死神说、灵魂看守者说、冥府看守者说、灵魂的化身和人死而复生前的过渡性存在形式说、生命之神说、木主说、图腾说等14; 邱东联的巫觋神说15;松崤权子的巫祝说16; 陈振裕的引魂升天说17;郑曙斌的安魄说18;吉村苣子的夔龙说19;王子今的保护墓主说20; 邹芙都的镇墓辟邪和引魂升天说21;王琳的辟除不详说22;杨怡的引魂升仙说23;袁朝、李儒胜的“坟羊”说24;丁兰的“载魂升天的法器”说25;高崇文的“祖重”说26。黄莹于2018年发表《楚镇墓兽与幽都》中也认为楚式镇墓兽可能是是楚人的幽都后主——后土27

       除了以上专论楚式镇墓兽的文章外, 仍有很多学者在文章或专著中论及它, 如下:安志敏、陈公柔认为镇墓兽的作用与长沙子弹库帛书相同, 都是用来镇墓辟邪28。孙作云在《马王堆一号汉墓漆棺画考释》中, 认为土伯与楚墓中的镇墓兽有着密切的联系, 可能是同一物29。文崇一认为镇墓兽含有巫术的作用, 用来压邪, 保护死者灵魂30。杨景鹤在《方相氏与大傩》一文中, 认为镇墓兽的功能和设置与方相是一样, 为活人驱灾逐疫, 还能为死者除邪31。李玉洁认为镇墓兽是保护死者的神异之兽32。皮道坚则分析了各种有关镇墓兽功能的说法, 认为其形象应该是引魂升天的龙33

       关于楚式镇墓兽的形象研究,早期以山神、土伯、龙等三种说法较为流行, 后期出现了操蛇神、镇凶辟邪神、引魂升天兽、坟羊、巫觋神、祖重等说法;器物功能性方面则比较一致, 主要有镇墓辟邪、引魂升天两种观点。早期多镇墓说, 后期多升天说。

1.4 楚式镇墓兽的“鹿角”研究

       黄莹《楚式镇墓兽鹿角研究》通过文献记载中鹿角象征兵甲战争,加之楚人恶蛇等因素进行研究,认为镇墓兽的麋鹿角很可能是用来镇墓辟邪,镇墓兽则是楚人特别崇拜的能够驱蛇辟邪的镇墓之神34

       李文龙《楚式“镇墓兽”鹿角文化内涵与楚国巫文化的关系探讨》中认为鹿角代表鹿的神性,楚式“镇墓兽”插上鹿角之后,鹿角的功能也附着于其上,楚式“镇墓兽”的神性或作用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强,可指引人们灵魂升天35

 

二、汉式镇墓兽

2.1 东汉吐舌陶塑造像研究现状

       秦代的镇墓神像至今没有发现。西汉时期镇墓神像也较少出土, 原为楚地的湖南省长沙和河南省南部的淮阳一带, 出现人兽形镇墓俑。

       而在四川、重庆地区的东汉时期墓葬中,出土有一类以口吐长舌为其典型表情特征的陶塑造像,考古报告往往称之为“镇墓俑”或“镇墓兽”。傅娟将其统称之为“吐舌陶塑造像”36,宾娟在《吐舌状镇墓兽及其文化意义的探讨》中称之为“吐舌状镇墓兽”37

       宾娟认为长舌的特征象征着吞吐生命, 可能具有死而复生的巫术意义37

       傅娟先生在《川渝东汉墓出土吐舌陶塑造像初探》一文中,通过研究出土吐舌陶塑造像的墓葬,发现吐舌陶塑造像与墓葬形制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即与墓主人的身份地位无关。这一点与楚式镇墓兽截然不同36

       傅娟在《川渝东汉墓出土吐舌陶塑造像初探》中还提出,四川、重庆汉墓出土的以吐舌为基本表情形态特征的陶塑造像,其出现受到早期佛教传入影响的可能性似可否定,也没有足够证据证明其与楚地出土吐舌“镇墓兽”之间有明显的传承关系。这种文化遗存,或许与巴蜀地方流行的某种巫术形式有关36

       罗二虎对四川汉代砖石室墓进行研究时, 提出川西地区均为流行操蛇的人形镇墓兽和俑头, 而川东地区则较为流行长舌兽形镇墓兽38。傅娟比较认可罗二虎的观点, 但认为川东地区应是兽形和人形镇墓兽同时流行36

       李晓辉认为这类镇墓兽为人形饕餮, 其渊源可追溯至楚墓中常见的木雕漆绘人形镇墓兽, 乃至商代的人身饕餮, 以致更古老的图腾崇拜39。冯普仁则认为这种吐舌状镇墓兽都出土于广东、四川、湖北等地, 明显是受到了楚文化的影响40

     《中国古代镇墓神物》一书中提出“较早接近人形的镇墓兽, 出现于汉晋时期41, 其突出特点是躯体面容为人形, 口吐长舌或头插鹿角, 持蛇, 直立或作跪坐状”。顾丞峰也认为从四川地区东汉墓中出土的执蛇长舌类型的镇墓兽可以清楚地看出人形的逐步确立42

       2020年陈昊雯的《再论东汉吐舌镇墓兽》中,提出峡江地区流行的吐舌镇墓兽在南阳、襄阳地区集中出现是由于两地社会群体之间的对话,而非自然的文化扩散43 

2.2 东汉独角类镇墓兽研究成果

       2007年日本吉村苣子先生发表《中国墓葬中独角类镇墓兽的谱系》一文,以墓葬明器中的独角兽、壁画和画像石中的独角兽形象为对象,结合相关文献,对独角兽的产生、发展、终结进行研究。提出魏晋时期犀牛形镇墓兽是东汉以来出现的独角兽形象的演变,而独角兽形象终结于南朝之后44

       继鹿角类镇墓兽之后出现了独角类镇墓兽,吉村苣子认为与西汉开始墓葬形制、殉葬风俗的变化有关44。汉代墓葬画像中的出行队伍明器化,以神兽引导的出行图被置换为由镇墓兽引导的出行队伍,加之当时人们相信独角是超能力的象征,可以守护墓主人的阴宅不受侵犯。

       2015年李桂阁在《南阳地区东汉墓出土陶塑镇墓兽》中,将南阳地区出土的陶塑镇墓兽根据形制进行分类,其中包括独角兽形象。通过对南阳地区画像石上的独角兽和该地汉墓出土的陶制独角镇墓兽形象的比较,认为二者为同一动物,且独角来自辨别善恶忠奸、驱害辟邪的吉祥神物——獬豸45

       此外,李桂阁在此文中提出“以意取象”的概念45,认为汉人对客观事物形象进行主观的变形改造,从而达到其需求,如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吐舌状镇墓兽及独角类镇墓兽等。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镇墓兽

3.1 关于外来民族对魏晋南北朝时期镇墓兽的影响问题

      2013年,谢洪波的《北朝镇墓兽造型与鲜卑族汉化的关系解析》分析鲜卑族汉化改革与北朝镇墓兽造型变化的关系46

3.2 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镇墓兽研究的分期、分类问题

       2010年,张成《魏晋镇墓兽俑分期研究》将魏晋镇墓兽俑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期,曹魏时期;第二期西晋早期;第三期早段西晋中期、晚段西晋晚期47。较之以往的魏晋分期研究,张成细分西晋中晚期为西晋中期和西晋晚期。

       2006年,日本学者小林仁关于北朝镇墓兽谱系的文章——《北朝的镇墓兽——胡汉文化融合的一个侧面》,可知北魏分裂后镇墓兽可分为蹲踞状镇墓兽和俯卧状镇墓兽两大谱系48,这在学界已达成共识。

韦正教授在“美研所大学堂”第二期的报告会上,讨论关于中古时期镇墓兽和镇墓武士的演变状况。既往相关研究非常多,但主要是个案研究,韦正则从宏观上加以把握,指出:古镇墓神物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东汉魏晋、北魏平城时代、北魏洛阳时代到唐早期、盛唐。第一阶段的东汉时期出现了单独的走兽状镇墓兽,西晋时期出现了单独的镇墓武士。第二阶段的北魏平城时代,陶俑和图像两种形式的镇墓神物均有,且成对出现,奠定了以后的基本形式;中、外特点的镇墓武士俱有,他们身着铠甲,但头部形象怪异;二镇墓兽为一人面一兽面。第三阶段的北朝后期到唐早期,镇墓武士除显得凶恶外无其他特异之处,镇墓兽为一人一狮式。第四阶段的盛唐时期,镇墓武士为天王踏小鬼状,镇墓兽为一人面一兽面,兽面镇墓兽或持蛇49

3.3 探究魏晋南北朝时期镇墓兽的原型

       2009年宾娟先生发表《西晋镇墓兽与青牛、髯奴》一文,对西晋镇墓兽俑的原型作了讨论,认为西晋时期镇墓兽、镇武士俑的形象源于现实中的青牛、髯奴的形象50。青牛、髯奴在当时是能够御鬼辟邪的(当时流行一种青牛、髯奴辟邪术),正是这种观念导致了西晋犀牛形镇墓兽及镇墓武士俑的流行。

关魏晋镇墓兽的命名与描述,在考古简报和一些研究文章中,常称其为陶兽、陶犀牛、牛形镇墓兽、犀牛形镇墓兽等。对各部位的描述为“头似牛(似犀牛),头(颈)有鬃毛(角、犄角、刀翅),背上饰圆泡(乳钉、肉瘤、圆泥钉),尾上翘,尾端分叉翻卷,蹄足(圆蹄)”。镇墓兽、天禄、麒麟原型可能都是犀牛。王晖发于2008年《麒麟原型与中国古代犀牛活动南移考》一文中,提出中国古代麒麟原型为犀牛的观点51

 

四、隋唐时期镇墓兽研究状况

4.1 关于隋唐镇墓兽命名称谓的考证

       隋唐时期流行“四神十二辰”的葬俗。明器“四神”即文献中的。1956年,王去非在《四神、巾子、高髻》中根据《大唐六典》、《大唐开元礼》、《通典》、《秘葬经》等文献推断考证,确立“当圹”“当野”“祖明”“地轴”是现今出土镇墓兽和镇墓武士俑(天王俑)52。1963年徐苹芳先生《唐宋墓葬中的“明器神煞”与“墓仪”制度》,对《大汉原陵秘葬经》进行严格考证,确定“当圹、当野”应为唐墓中的二镇墓俑, “祖明、地轴”为二镇墓兽53。1986年河南省巩义市康店镇砖厂唐墓出土的兽面镇墓兽背部墨书“祖明”2字; 另1991年巩义市黄治村南岭唐墓出土的一件镇墓兽, 背部亦墨书“祖明”2字。这两件题字镇墓兽的出土,证明二人的正确性。

4.2 关于隋唐镇墓兽的分类及演变特点研究

       2004年张全民先生的《唐代镇墓神煞俑分区研究》文章中,将唐代镇墓神煞分为三大类,分别为人物类的武士俑、天王俑;动物类的铁牛铁猪;神怪类的镇墓兽、十二时俑、鱼身俑、双头连体兽、人面鸟等54

张文霞和廖永民在《隋唐时期的镇墓神物》中,提出将隋唐镇墓兽、天王俑早晚演变规律概括为六点:躯体有小变大,再由大变小;装饰由简到繁,再到简单;肩部双翼由刻画到捏塑,由扇形到刀形;面部表情由呆滞、冷酷到传神,活跃;头发弯角由短边长,有单角变双角;足下由底板到台座55

4.3 关于隋唐镇墓兽的地域分区及分期研究

       2004 年张全民先生在《唐代镇墓神煞俑分区研究》一文中,将唐代镇墓神煞俑的埋葬集中区域分为两京、华北、长江中游、江苏南部、新疆吐鲁番五大区,并着重分析了对其他区域镇墓兽俑的文化传播和借鉴54

       2017年梁广峰在《中原地区隋唐镇墓兽和镇墓俑研究——兼谈鲜卑对镇墓兽的影响》中将镇墓兽俑分为四期:第一期,隋开皇初年至唐上元元年;第二期,唐上元二年至唐景龙三年;第三期,唐景云元年至中唐初期;第四期,中唐初期至中唐中期。划分了五个区:中原北部、郑州区、洛阳区、中原西部区和中原东南区,分析各时期各区的发展特点56

       2003年,张文霞和廖永民在《隋唐时期的镇墓神物》一文中,对镇墓兽俑在隋唐时代的形制变化特点做出了高度概括和总结,并把镇墓类器物的发展划分为五个重要时期,分别是:581-618 年(隋代镇墓神物唐镇墓神物),684-756 年(盛唐镇墓神物),757-805 年(中唐镇墓神物),806-907年(晚唐镇墓神兽及其他镇墓、压胜神物)55

       2007年,杨洁《试论西安洛阳地区唐墓出土的武士俑、天王俑》中把镇墓俑分为两类,武士状镇墓俑和天王状镇墓俑。两类下又根据左右手位两类,武士状镇墓俑和天王状镇墓俑。两类下又根据左右手位置及站姿位置不同各分三型,文中把洛阳地区镇墓俑简单划分为三期,第一期:武德以后至高宗时期(7 世纪前期-684),第二期:武周至玄宗天宝时期(684-756),第三期:中唐时期57

       2011年石守金《隋唐两京地区人面兽面镇墓兽研究》把两京地区镇墓兽演变发展划分为四期,第一期:隋初至高宗咸亨年间(581-672),第二期:高宗咸亨至武则天天授年间(673-690),第三期:武则天天授至玄宗开元初期(691-717),第四期:玄宗开元初期至天宝后期(718-754)58

 

4.4 关于隋唐镇墓兽图片资料的整理汇编

       2004年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出版的《中国古代镇墓兽神物》,详细地收集了中国各个时代、各个地方的镇墓神物41。陕西省文物委员会出版的《陕西省出土唐俑选集》梳理陕西地区出土的一百六十多件唐俑造像的图片59;《洛阳陶俑》则是收录了洛阳地区汉至唐代的三百多件陶俑的图像资料60 

4.5 关于隋唐镇墓兽作为镇墓类明器的相关问题

       2000年郝红星、张倩、李扬在《中原唐墓中的明器神煞制度》一文中,分析了各类镇墓类器物的出土位置与明器神煞方位图的关系,对重要镇墓俑类名称进行辨析,论述了风水堪舆、鬼神观念对唐代丧葬习俗的影响61

 

注释

1.水野清一:《关于长沙出土的木偶》,《东方学报》1937年第8期。

2.梅原末治:《传长沙出土的木雕怪兽像》,《宝云》1938年第21册;收入《支那考学论考》,弘文堂书房1944年版。

3.张成:《中国古代墓葬出土的镇墓神像——以命名、分类集齐体系问题为中心》,《考古与文物》2014年第2期。

4.肖岚:《楚国漆器“镇墓兽”的形制演变与辩意》,华中师范大学2008届硕士学位论文。

5.王瑞明:《“镇墓兽”考》,《文物》1979年第6期。

6.陈跃均、院文清:《“镇墓兽”略考》,《江汉考古》1983年第3期。

7.张正明:《楚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98、199页。

8.张正明:《楚文化志》,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9.彭浩:《“镇墓兽”新解》,《江汉考古》1988年第2期。

10.吴荣曾:《战国、汉代的“操蛇神怪”及有关神话迷信的变异》,《文物》1989年第10期。

11.蒋卫东:《镇墓兽意义辨》,《江汉考古》1991年第2期。

12.顾丞峰:《镇墓兽俑性质演变析》,湖北美术出版社1991版。

13.潘佳红:《小议“镇墓兽”与<“镇墓兽”意义辨一文商榷>》,《江汉考古》1992年第2期。

14.张君:《论楚国神秘器物镇墓兽的文化涵义》,《东南文化》1992年第2期。

15.邱东联:《“镇墓兽”辨考》,《江汉考古》1994年第2期。

16.松崤权子:《关于战国时期楚国的木俑与镇墓兽》,《文博》1995年第1期。

17.陈振裕:《略论镇墓兽的用途和名称》,《故宫文物月刊》1995年第5期。

18.郑曙斌:《楚墓帛画、镇墓兽的魂魄观念》,《江汉考古》1996年第1期。

19.吉村苣子:《楚镇墓兽的产生和展开》,《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1997年第3、4期。

20.王子今:《“镇墓兽”原始》,《寻根》1999年第6期。

21.邹芙都:《楚器“镇墓兽”形制内涵探源》,《湖南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22.王琳:《也说楚墓出土的鸟架骨镇墓兽及其它》,《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3年第1期。

23.杨怡:《楚式镇墓兽的式微和汉俑的兴起——解析秦汉灵魂观的转变》,《考古与文物》2004第1期。

24.袁朝、李儒胜:《“镇墓兽”源流考》,《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25.丁兰:《试论楚式“镇墓兽”与东周时期楚民族的巫文化》,《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第3期。

26.高崇文:《楚“镇墓兽”为“祖重”解》,《文物》2008年第9期。

27.黄莹:《楚镇墓兽与幽都》,《中国文物报》2018年第2期。

28.安志敏、陈公柔:《长沙战国繒书及其有关问题》,《文物》1963年第9期。

29.孙作云:《马王堆一号汉墓漆棺画考释》,《考古》1974年第7期。

30.文崇一:《楚文化研究》,东大图书出版公司 1980年版。

31.杨景鹤:《方相氏与大傩》,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 究所集刊》第31本,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刊行,第132-159 页。

32.李玉洁:《试论楚文化的墓葬特色》,《中原文物》1992 年第2期。

33.皮道坚:《楚艺术史》,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5 年版。

34.黄莹:《楚式镇墓兽鹿角研究》,《江汉论坛》2009年第12期。

35.李文龙:《楚式“镇墓兽”鹿角文化内涵与楚国巫文化的关系探讨》,中南大学2013届硕士学位论文,第34页。

36.傅娟:《川渝东汉墓出土吐舌陶塑造像初探》,《四川文物》2006年第4期。

37.宾娟:《吐舌状镇墓兽及其文化意义的探讨》,《四川文物》2013年第12期。

38.罗二虎:《四川汉代砖石室墓的初步研究》, 《考古学报》2001年第4期。

39.李晓辉:《六朝墓中镇墓兽——古代图腾孑遗》, 《东南文化》1989年第2期。

40.冯普仁:《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版,第29页。

41.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古代镇墓神物》,文物出版社2004版,第33页。

42.顾丞峰:《镇墓兽兽形制演变析》, 《文物天地》1988年第3期。

43.陈昊雯:《再论东汉吐舌镇墓兽》,《中原文物》2020年第1期。

44.吉村苣子著、刘振东译:《中国墓葬中独角类镇墓兽的谱系》,《考古与文物》2007年第4期。

45.李桂阁:《南阳地区东汉墓出土陶塑镇墓兽》,《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5年第12期。

46.谢洪波:《北朝镇墓兽造型与鲜卑族汉化的关系解析》,《贵州民族研究》2013年第4期。

47.张成:《魏晋镇墓兽俑分期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10届硕士学位论文。

48.小林仁著,朱岩石译:《北朝的镇墓兽——胡汉文化融合的一个侧面》,见张庆捷等主编《4-6世纪纪的北中国与欧亚大陆》,科学出版社2006版,第148-163页。

49.韦正:《中古镇墓组合的源流》,2019年“美研所大学堂”第二期的报告会。

50.宾娟:《西晋镇墓兽与青牛、髯奴》,《文博》2009年第4期

51.王晖:《麒麟原型与中国古代犀牛活动南移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从》2008年第4期。

52.王去非:《四神、巾子、高髻》,《考古通讯》1956年第9期。

53.徐苹芳:《唐宋墓葬中的“明器神煞”与“墓仪”制度——读<大汉原陵秘葬经>札记》,《考古》1963年第2期。

54.张全民:《唐代镇墓神煞俑分区研究》年,中国唐史学会第十届两会暨唐代国家与地域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2007年。

55.张文霞、廖永民:《隋唐时期的镇墓神物》,《中原文物》2003年第6期。

56.梁广峰《中原地区隋唐镇墓兽和镇墓俑研究——兼谈鲜卑对镇墓兽的影响》,内蒙古师范大学2017届硕士学位论文。 

57.杨洁:《试论西安洛阳地区唐墓出土的武士俑、天王俑》,西北大学2007届硕士学位论文。

58.石守金:《隋唐两京地区人面兽面镇墓兽研究》,郑州大学2011届硕士学位论文。

59.陕西省文物委员会:《陕西省出土唐俑选集》,文物出版社1958年版。

60.俞凉亘、周立:《洛阳陶俑》,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版。

61.郝红星、张倩、李扬:《中原唐墓中的明器神煞制度》,《华夏考古》2000年第12期。

 


 

楚式镇墓兽对汉代镇墓兽的影响

——从“角”和“吐舌”意象来看

2020级美术学 钱星羽

 

       由于楚式镇墓兽的文化艺术的特殊性,目前的研究大多将其与其他时期分开讨论,加之汉代镇墓兽资料较少,使得这段时期的镇墓兽研究较为缺失。我通过对这段时期镇墓兽的“角”和“吐舌”这两个共同特征的比较,探究二者之间的渊源,汉代镇墓兽的发展是否受到楚式镇墓兽以及楚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镇墓兽;鹿角;独角兽;吐舌

 

一、楚式镇墓兽的特点

        1937年湖南长沙的一批楚墓遭到挖掘,所得镇墓兽一部分流亡海外,一部分失散。日本学者水野清一于同年著文《关于长沙出土的木偶》介绍,称其“山神像”,或者称作“镇墓兽”1。该文是国内外第一篇介绍镇墓兽的文章,引发国内外学界对于镇墓兽研究的狂热。此处指出,水野清一先生文中提及的镇墓兽特指“楚式镇墓兽”,即具有楚文化器物典型特征的镇墓兽,与后来两汉、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时期的镇墓兽有所区分。

       楚式镇墓兽大多为漆木雕刻而成,少数为铜质。李学勤先生认为这种漆木“镇墓兽”是楚地特有的2,它的出土已成为考古学家判断是否为楚墓的标准。楚式镇墓兽最早出现于春秋晚期,盛行于战国中期,至战国晚期逐渐消亡。

       楚式镇墓兽的形制在漫长的岁月里几经发展演变,可将其分为春秋中期至末期、战国初期至中期和战国晚期三个阶段。早期镇墓兽制作大多先髹漆并加以彩绘,到了中后期,楚式镇墓兽的面部轮廓由简单的彩绘变为雕刻,面部形象拟人化趋势愈加鲜明。兽身从简单的单头单身到复杂的双头双身,战国晚期不再出现双头兽面。兽舌则经历了由无舌到有舌,从短舌到长舌,再由长舌到短舌的演变历程;兽颈大体从直颈到曲颈,,在战国中期前后曲度达到最大,后再度减小。而在其反复的演变过程中,楚式镇墓兽却一直头顶插有双鹿角,且为真实的麋鹿角,并口中吐舌。

       根据楚墓报告中对其镇墓兽的随葬情况记载,楚式镇墓兽只出土于有椁有室墓,一般一墓只出一件。镇墓兽大多随葬在椁室头箱正中,少见于边箱的,且总与青铜礼器、仿铜的陶礼器共出。出土楚式镇墓兽的墓地主人大多为楚国的中高层贵族,可推断缺少这些标识身份礼器的墓主人身份并未达到当时的随葬等级,反映陪葬镇墓兽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要求。而楚式镇墓兽仅在单棺墓和不随葬仿铜陶礼器或铜礼器的一棺一椁墓中没有随葬,又说明它普及至士一级的低级贵族墓葬。

       前人对楚式镇墓兽形象及功能的研究颇多,如王瑞明先生的山神说3;陈跃均、院文清提出的土伯说4;张正明在《楚文化史》一书中, 肯定了陈跃均、院文清的观点,并认为镇墓兽即土伯, 可以改称为“木雕土伯像”5。后在《楚文化志》一书中, 提出“镇墓兽是一种变形的龙”,是希望死者的灵魂得以飞升上天6。彭浩在对比各类龙纹饰样后提出龙神说7;吴荣曾提出操蛇神说8;蒋卫东的为生者而设的镇凶辟邪神说9; 顾丞峰的“黑人”说10;潘佳红的灵兽说11;张君的十一种假设:山神说、土伯说、辟邪说、龙说、死神说、灵魂看守者说、冥府看守者说、灵魂的化身和人死而复生前的过渡性存在形式说、生命之神说、木主说、图腾说等12; 邱东联的巫觋神说13;松崤权子的巫祝说14; 陈振裕的引魂升天说15;郑曙斌的安魄说16;吉村苣子的夔龙说17;王子今的保护墓主说18; 邹芙都的镇墓辟邪和引魂升天说19;王琳的辟除不详说20;杨怡的引魂升仙说21;丁兰的“载魂升天的法器”说22;高崇文的“祖重”说等23

        综上可得出结论,关于楚式镇墓兽的形象研究,早期以山神、土伯、龙等三种说法较为流行, 后期出现了操蛇神、镇凶辟邪神、引魂升天兽、巫觋神、祖重等说法;器物功能性方面则比较一致, 主要有镇墓辟邪、引魂升天两种观点。早期多镇墓说, 后期多升天说。

       这些关于楚式镇墓兽的形象及功能的讨论都成为其他研究者研究楚式镇墓兽鹿角意义的学说基础。黄莹在楚式镇墓兽的镇墓辟邪的功用基础上,结合《逸周书》记载“鹿角不解,兵家不藏”,可知鹿角被认为是战争武力的象征等因素,推出鹿角驱蛇的用途24。而李文龙《楚式“镇墓兽”鹿角文化内涵与楚国巫文化的关系探讨 》则倾向于楚人尚鹿,认为鹿角代表鹿的神性,可指引人们灵魂升天的观点25

 

二、汉代镇墓兽

    2.1 兽角类镇墓兽俑的“角”

       由于秦朝存在时间较短,目前仅在陕西西安市北郊的一座秦墓中出土镇墓兽。楚式镇墓兽虽然在战国晚期走向衰落,但其部分文化因素对后来的汉文化有着深远影响,特别是被认为楚文化发源地的两湖地区。高崇文先生讲:“两湖地区西汉时期的考古学文化,是汉制中糅以楚制,以楚制为主26。”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丧葬礼俗方面。马王堆的二号墓和三号墓墓道两侧发现有头插鹿角的跪坐俑27,在河南淮阳平梁台的一座西汉早期墓葬 M181的墓道中也发现了一件头戴鹿角的跪坐俑28,二者形制相似,均为人首人身,跪坐,头戴鹿角。这些头戴鹿角的跪坐俑均出土于高级墓葬,且放置位置有镇墓辟邪、守护墓主人之意,特别是头戴鹿角的方式。这些特点都与楚式镇墓兽的特征不谋而合,反映了楚地的丧葬习俗在西汉早期得到了一定的继承。

       西汉时期还出土了大量镇墓兽为独角兽形象,与楚式镇墓兽相比,只有兽角这一唯一的相似点。吉村苣子认为独角类镇墓兽出现这与西汉开始墓葬形制、丧葬观念的变化有关29。汉人信奉“侍死如侍生”的丧葬观念,墓葬也由土坑树穴墓转变为仿生前居室墓,随葬器物明器化。除了神像外,独角类镇墓兽在汉代还多出现于壁画、画像石等。

       首先还是先来看独角类镇墓兽神像。甘肃省武威磨咀子54号墓出土的独角类镇墓兽,形似犀牛;陕西省勉县红庙墓东汉前期出土的灰陶镇墓兽,报告称是“犀身”;山东省诸城县凉台墓出土的铜制镇墓兽,眼睛圆且大,尾巴的末端分岔。《南阳汉代画像石》中记载南阳出土画像石上的独角兽牛头牛身,翅膀大,双眼圆瞪,尾巴的末端分岔中,且有描绘性器的,显示出是公牛30


 image.png                image.png

图一:甘肃省武威磨咀子54墓出土                                图二:陕西省勉县红庙墓出土


 image.png                    image.png

图三:山东省诸城凉东汉墓出土                                   图四:河南省南阳出土画像石


        接下来,再来看到画像石。沂南墓中的发现的独角类镇墓俑有的形如狮子,有的似马,有的状如犀牛形。

 

image.png

 

图五

1.沂南墓前室北壁横额的狮子图   2.沂南墓前室过梁西面的天禄图   3.沂南墓前室东侧室入口左壁的独角兽

 

       从上述的神像及画像石中的所出现的独角类镇墓兽形象来看,它没有固定的某一种动物,但基本在狮子、犀牛、马这几种动物形象之内,唯一的共同特征就是独角。

       而在陕西省绥德杨孟元墓汉画像石上的独角、双角造型的神兽位于车架出行队伍的最前列,凌空飞驰状,有导引之意。这些图像所透露的信息与《汉书》中记载相符。

 image.png

图六 陕西省绥德杨孟元墓画像石拓本

      《汉书·西域传》记载:“安息长老传闻条支有弱水,西王母亦未尝见也。……而有桃拔、狮子、犀牛。其钱独文为人头,幕为骑马。以金银饰杖。绝远,汉使希至。白玉门阳关出南道,历鄯善而南行至乌弋山离。南道极矣。转北而东得安息。”记载中的桃拔、狮子、犀牛恰好与上述神像、画像石中独角类镇墓兽不定的形象吻合,并为人们指引前往西王母的所在地乌戈山离国的道路。

       独角兽,为上古传说中的神兽,之所以形象不定,因为在古人的记载中形象就是不固定的。在《山海经》、《说文解字》、《汉书》及《后汉书》等古文献中,都有关于一角兽的记载,如《山海经》中“曲之山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身,黑尾,一角,虎牙爪,音如鼓音,其名曰驳,是食虎豹,可以御兵。”此外,它们的名字也不相同,有叫麒麟的,有叫獬豸的,也有叫兕的。

       李桂阁提出“以意取象”的概念,认为汉人对客观事物形象进行主观的变形改造,从而达到其信仰观念的需求31,如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独角类镇墓兽。现实生活中的狮子无角,牛的角也不是陶塑像及画像石上所表现出的形象。而是当时的汉人相信,独角是通灵、有超凡能力的象征,从而达到镇墓驱邪、引魂升天的作用。

       这些被神化的独角动物形象在人们心中有通灵的作用,这一点与鹿角在楚人心中是沟通神灵的工具也是相吻合的。 

2.2 东汉吐舌镇墓兽俑

       在四川、重庆地区的东汉时期墓葬中,出土有一类以口吐长舌为其典型表情特征的陶塑造像,考古报告往往称之为“镇墓俑”或“镇墓兽”。傅娟将其统称之为“吐舌陶塑造像”32,宾娟则称之为“吐舌状镇墓兽”33。考虑到行文的上下一致,本文将依旧遵循张成在《中国古代墓葬出土的镇墓神像——以命名、分类及其体系问题为中心》一文中对“镇墓兽”、“镇墓俑”、“镇墓神”的界定,故将这些造像称之为“吐舌镇墓兽俑”34。 

       吐舌镇墓兽体系中最早出现的是人面兽形镇墓兽,产生于东汉初年的重庆地区, 其时代甚至可能早至王莽时期, 后一直发展演变至两晋时期。东汉晚期, 湖北地区开始出现人面兽形镇墓兽, 沿用至两晋时期, 其在前肢刻划上相比重庆地区更为简单。兽面兽形镇墓兽亦最早出现于重庆地区, 时代仅限于东汉中期至晚期, 而湖北地区则从东汉中晚期沿用至两晋乃至南朝晚期。

       吐舌镇墓俑具有人的形体,兽面人身,头顶有髻,有角,嘴露獠牙,口吐长舌,右手执兵器(多为钺形器,也有三角头长兵器),左手握蛇,脚着草鞋,呈站立状;而吐舌镇墓兽则具备兽的形体,口吐长舌,前肢直立,后肢坐地,状如狗,呈蹲踞状。二者具有共同的形体特征:口吐长舌,这一点与楚式镇墓兽是一致的。

       傅娟先生32认为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川渝地区的吐舌陶塑造像与楚式镇墓兽之间有明显的传承关系。尽管巴蜀地区与楚地有着相同的文化信仰,盛行鬼神、巫术,但其中西汉二百多年的空缺以及充分的地区文化间隔,使我们有理由巴蜀地区可于汉代独立发展出吐舌镇墓兽俑这一文化塑像。

而我认为并不能完全否认楚式镇墓兽对川渝地区吐舌镇墓兽俑的影响。

       张正明先生讲:“巴民族与楚民族的交往,以及巴文化与楚文化的交流,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因此无论民族和文化,都是楚中有巴而巴中有楚。”在楚君熊渠在位时,巴楚相互之间就有文化交流关系;而在楚共王时期更是就有两族通婚的现象。此外,虎为巴人的图腾,而楚地出土的鹿角镇墓兽、鹿角立鸟、虎座鸟架鼓等都能看见虎的身影。这些器物的出现不排除是两国之间相互交流影响的结果,因此楚式镇墓兽也完全有可能对于巴蜀文化产生一定影响。宾娟33则认为长舌的特征象征着吞吐生命, 可能具有死而复生的巫术意义。这与两地尚巫的文化信仰也相吻合。

 

image.png                          image.png                    

图7  重庆丰都出土镇墓俑7                                      图8  湖北巴东出土镇墓兽 

       综上所述,通过对头戴鹿角的跪坐俑、独角类镇墓兽的图像意义与楚式镇墓兽中“鹿角”涵义的分别探究,并从时隔200年再次出现吐舌状镇墓兽的巴蜀地区与楚地历史文化交流的讨论中,得出以下结论:楚式镇墓兽必然对西汉时期汉式镇墓兽的发展以及汉代的丧葬观念有一定的影响,楚人和汉人对“角”的信仰有共性;而东汉时期巴蜀文化是否独立孕育出吐舌状镇墓兽俑还有点商榷,不能完全否认楚式镇墓兽文化对巴蜀地区的影响。


注释

1.水野清一:《关于长沙出土的木偶》,《东方学报》1937年第8期。

2.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 225 页。

3.王瑞明:《镇墓兽”考》,《文物》1979年第6期。

4.陈跃均、院文清:《“镇墓兽”略考》,《江汉考古》1983年第3期。

5.张正明:《楚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98、199页。

6.张正明《楚文化志》,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91页。

7.彭浩:《“镇墓兽”新解》,《江汉考古》1988年第2期。

8.吴荣曾:《战国、汉代的“操蛇神怪”及有关神话迷信的变异》,《文物》1989年第10期。

9.蒋卫东:《镇墓兽意义辨》,《江汉考古》1991年第2期。

10.顾丞峰:《镇墓兽俑性质演变析》,湖北美术出版社1991版。

11.潘佳红:《小议“镇墓兽”与<“镇墓兽”意义辨一文商榷>》,《江汉考古》1992年第2期。

12.张君:《论楚国神秘器物镇墓兽的文化涵义》,《东南文化》1992年第2期

13.邱东联:《“镇墓兽”辨考》,《江汉考古》1994年第2期。

14.松崤权子:《关于战国时期楚国的木俑与镇墓兽》,《文博》1995年第1期。

15.陈振裕:《略论镇墓兽的用途和名称》,《故宫文物月刊》1995年第5期。

16.郑曙斌:《楚墓帛画、镇墓兽的魂魄观念》,《江汉考古》1996年第1期

17.吉村苣子:《楚镇墓兽的产生和展开》,《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1997年第3、4期。

18.王子今:《“镇墓兽”原始》,《寻根》1999年第6期。

19.邹芙都:《楚器“镇墓兽”形制内涵探源》,《湖南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20.王琳:《也说楚墓出土的鸟架骨镇墓兽及其它》,《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3年第1期。

21.杨怡:《楚式镇墓兽的式微和汉俑的兴起——解析秦汉灵魂观的转变》,《考古与文物》2004第1期。

22.丁兰:《试论楚式“镇墓兽”与东周时期楚民族的巫文化》,《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第3期。

23.高崇文:《楚“镇墓兽”为“祖重”解》,《文物》2008年第9期。

24.黄莹:《楚式镇墓兽鹿角研究》,《江汉论坛》2009年第12期。

25.李文龙:《楚式“镇墓兽”鹿角文化内涵与楚国巫文化的关系探讨》,中南大学2013届硕士学位论文,第34页。

26.高崇文:《楚文化对汉文化的影响》,《文明》2015年第4期。

27.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马王堆二、三号墓发掘简报》,1974年第7期。

28.中国考古学会编:《中国考古学年鉴》,文物出版社1986版。

29.吉村苣子著、刘振东译:《中国墓葬中独角类镇墓兽的谱系》,《考古与文物》2007年第4期。

30.南阳汉代画像石编辑委员会编《南阳汉代画像石》, 文物出版社1985版,图452 、497。

31.李桂阁:《南阳地区东汉墓出土陶塑镇墓兽》,《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5年第12期。

32.傅娟:《川渝东汉墓出土吐舌陶塑造像初探》,《四川文物》2006年第4期。

33.宾娟:《吐舌状镇墓兽及其文化意义的探讨》,《四川文物》2013年第12期。

34.张成:《中国古代墓葬出土的镇墓神像——以命名、分类集齐体系问题为中心》,《考古与文物》2014年第2期。

 

文中使用图片来源

图1 甘肃省博物馆:《武威磨咀子三座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2年第12期。

图2 唐金裕、郭清华:《陕西勉县红庙东汉墓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4期。

图3 任日新:《山东诸城汉墓画像石》,《文物》1981年第10期。

图4 南阳汉代画像石编辑委员会编《南阳汉代画像石》, 文物出版社1985版,图452 、497。

图5 曾昭燏、蒋宝庚、黎忠义合著:《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文化部文物管理局1956版。

图6 张成:《魏晋镇墓兽俑分期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10届硕士学位论文

图7 曾繁模:《三峡地区汉代镇墓俑、兽考辨》,《三峡论坛》2017年第11期。

图8 曾繁模:《三峡地区汉代镇墓俑、兽考辨》,《三峡论坛》2017年第11期。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