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数16334
作品数2
关注数0
粉丝数0
史可欣

史可欣

美术史论系

钟山石窟雕塑艺术特色研究

类别
史论
钟山石窟

 


                                      

南北朝唐宋石窟雕塑艺术特色研究综述

一、南北朝时期石窟雕塑艺术特色研究

    宗教影响使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雕塑艺术的题材与形象单纯化和程式化 从地域上来说,此时的雕塑由秦汉时代统一的阳刚之美的风格分裂为两大风格——南方风格和北方风格,表现在当时最主要的佛教雕塑上是“秀骨清相”与“大丈夫之相”的分别。在谢杨帆《穿越时空的艺术交响——中世纪勃艮第地区克吕尼派罗马式教堂门楣雕塑与北魏孝文帝时期云冈石窟雕塑之比较》里分析从艺术的交融与转变来看,佛像造像从深受印度“犍陀罗”和“笈多”艺术风格的影响逐渐向本土风格转变,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的云冈的造像方式逐渐过渡到后来的“秀骨清像”风格,分别主要受印度的佛教造像艺术与汉族地区陆探微画风的不同影响 1。伍玥《论云冈石窟艺术价值的形成与发展》中,关于云冈石窟的美学特征我们可以借鉴审美人类学的研究理论,考察云冈石窟的佛教雕塑的审美特征即使现在看来第20窟的佛像仍然表现出一种安详、大气、古朴的美与力量。在宗教体系中,神与佛一般都是“美”的代名词,代表的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因而是完美的象征。2经段一鸣《浅议麦积山石窟雕塑艺术》介绍在雕塑风格麦积山石窟所有北周时期的造像都有一个共同点这就是既有北魏中期以后的秀骨清像余韵‚但又各个体态丰盈给人以珠圆玉润的感觉。佛像多做低平肉髻薄发无纹脸圆颈短,双肩浑圆衣服贴身轻纱透体,如“曹衣出水”。罗汉弟子一般都比较低矮壮实。天王力士较少稳健刚劲多用直硬线条和夸张变形的手法处理。3

    张增伟《中国石窟造像之美》中总结了西魏时期造型风格的演变及特点 :西魏时期的麦积山石窟造像的风格可以说是北魏的塑造方式的延续,石窟造像的塑造更多的融入了民间的色彩。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工匠们比北魏时期更加注重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从人们的世俗生活中汲取素材,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浪漫,这是西魏时期佛教艺术人文基础上的重要转变。我们从现存造像艺术中我们可以看出,麦积山西魏时期的塑像与北魏时期有了很大的变化。与北魏时期秀骨清像的造型风格不同,人物形象从瘦削硬朗的长方脸型开始变得饱满圆润,更加与现实生活中真人的形象相吻合。另外从佛像制作上来看还有一点明显的变化,这时的石窟造像脱离了北魏时期高浮雕与圆雕相结合形式的制作方式。多以中型和小型体量的佛像为主要塑造对象,不管是主佛像、胁侍菩萨还是弟子供养人等都从石窟墙壁上脱出。且人物比例适中,造型生动优美,人物面容神态自然、生动,显得更加浪漫。袭装的处理减少了线刻的元素,变得写实流畅,突出现实服装材料的质感。棉制的布料从颈下双肩自然下垂,裙摆将双膝覆盖,层层叠叠,节奏感与韵律感非常之美,极具浓厚的装饰趣味。总体来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造像艺术是以一种超脱的方式展示在世人面前,造型上有所取舍和夸张变形,目的是营造出从未有过的神秘感。4


二、唐代石窟雕塑艺术特色研究

    江山《浅论通天岩石窟佛教雕塑艺术》中讲述纵观唐代南北石窟雕塑艺术,有一个共同特点:西方胡佛,中土人形。从古代六国高鼻凹眼的胡僧到北朝石窟中秀骨清像的菩萨罗汉,正体现佛教雕塑向中国化行进的过程中,经过几百年中国雕刻家对人体的观察、实践,工具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佛教雕塑不仅面目中国化,人体各部也中国化了。从通天岩石龛也可看出。面圆颐丰眼如丹凤,唇厚鼻隆,腰身颈脖不像过去那么长了,从面貌到体形完全体现中国人体特征。而且通天岩雕塑很有南方男性特征,佛像身体普遍较瘦而矮,这是五岭一带的地方特征。唐以前的佛教雕塑一般都突出高大威严,不可一世。 僵直的腰板,生硬的手印, 看起来慈悲却显露出要主宰一切的神情。隋唐时期,尤其是通天岩石窟雕塑抹去了佛的威严,让佛走下神坛,来到人间。当时人们以丰满健康、富丽、华贵为美,所以佛教雕塑常常塑造得圆润健美、雍容典雅、慈祥庄严、气度不凡,服饰也往往华冠美服,装饰典丽,具有浓厚的人间富贵气息和人情味。唐代佛教雕塑的内容到雕塑的外在形象和内在气质上都表现出更多的人神二重性。较之印度雕塑与世疏远的格调和南北朝神秘涉远的气度,唐代雕塑在形态上表现出丰满健壮、雍容华贵之态,一扫以前的拘谨刻板之风。而同时唐代的佛和菩萨形象呈现出女性化的特征。龙门石窟奉先寺的大卢舍那佛,无论神态,还是仪表,都体现了当时女性的特质,曲眉丰颊,端庄敦厚,肌体丰满。菩萨的女性化的特点就更为明显,她们被塑造成身着时装的年轻美丽的妇女形象,因此就有“唐代菩萨似宫娥”一说。从总的方面说,唐代宗教性显然是减弱了,而艺术性和真实性,尤其是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却大大加强了。5

在《巴蜀佛教石窟群艺术风格研究 》中可以了解到唐代体型与体态风格特征。佛像动态主要集中在上身两臂一上一下的对比中,或曲臂举右手施印,垂左臂,如巴中北龛一号药师佛;或右壁下垂体侧于腹前持物,曲臂举左手施印,或右臂上举施无畏印,左壁平举左手微屈持宝珠,如广元皇泽寺第二八号窟主尊阿弥陀佛像。  唐代的菩萨造像圆润丰满,溜肩细腰,腹部微隆。在体态上,菩萨像与佛像相比动势明显增强和丰富得多,有了腰肢的扭动和曲线美。在腿部姿势上,或有如佛像一样两脚在同一水平线站立,更多地是呈现一脚在前,一脚在后的姿势。无论腿部是何种姿势,上身一定或左或右地扭动身体,再加上小腹微隆,呈现出女性娇柔的曲线美,为整个菩萨造像增添了婀娜的味道。菩萨或一手上举于胸前,一手微屈于腿侧共持一物如莲花,或分持两物如莲花、柳枝、净瓶等;或两手于胸前捧紧。6


三、宋代石窟雕塑艺术特色研究

    《浅论通天岩石窟佛教雕塑艺术》中总结宋代雕塑具有世俗化和写实化的特点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生活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洗炼细腻的写实风格是两宋佛教雕塑的显著特点。两宋时期,宋儒理学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指导思想,佛、道、儒之间进一步融合佛教内部,最终形成了融合净土宗、华严宗和天台宗三宗教义的禅宗。较之唐代雕塑含蓄、高贵的风格,宋代雕塑在技法上突出了雕塑在姿态上动与静的结合,特别是菩萨雕塑,更是追求一种栩栩如生的写实手法与简炼概括相结合的戏剧化效果。在造型上,佛教雕塑人物已与凡人无二。而深刻反映这一历史特征的佛教雕塑当推四川大足石刻。人物造型都来源于现实生活。它完全是世俗的神,即人的形象。它比唐代更为写实,更为逼真,更为具体,更为可亲甚至可匿。大足北山的那些观音、文殊、普贤等神像,头戴花冠,面容柔嫩,眼角微斜,秀丽妩媚,文弱动人,表现出一种闲适自若的神情,使人感到这是一位仪态妩媚的人间少女。麦积山、敦煌等处的宋塑也都如此,它们实际已不属于宗教艺术的范围,也没有多少宗教的作用和意味了。中国石窟艺术自北魏迄盛唐,多有模仿之迹,至宋代而成为真正的佛教艺术。宋代佛教石窟虽属我国石窟艺术发展的晚期,  但它仍以其独有的风格明显地区别于其他时期,可说是在我国漫长的石窟艺术发展史上,抹上的最后一笔耀眼的色彩。7

 

注释

1.谢杨帆:《穿越时空的艺术交响——中世纪勃艮第地区克吕尼派罗马式教堂门楣雕塑与北魏孝文帝时期云冈石窟雕塑之比较》 中央美术学院2014届硕士学位论文,第12页。

2.伍玥:《论云冈石窟艺术价值的形成与发展》, 上海交通大学2012届硕士学位论文,第13页。

3.段一鸣:《浅议麦积山石窟雕塑艺术》, 中央美术学院2011届硕士学位论文,第2页。

4.张增伟:《中国石窟造像之美》, 河北师范大学2011届硕士学位论文,第14页。

5.江山:《浅论通天岩石窟佛教雕塑艺术》,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07届硕士学位论文,第21页。

6.高一丹:《巴蜀佛教石窟群艺术风格研究 》, 重庆大学2013届硕士学位论文 ,第20页。

7.江山:《浅论通天岩石窟佛教雕塑艺术》,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07届硕士学位论,第23页。




钟山石窟雕塑艺术特色研究

——浅论从南北朝到唐宋石窟佛像体型与体态风格特征

2020级美术学 史可欣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佛教石窟的建造同样有着久远的历史。石窟作为佛教的载体,体现了当时人们的精神信仰、价值观念。我国的佛教石窟雕塑艺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每个历史时间段都积淀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貌和特色。本文主要研究钟山石窟的雕塑艺术特色,并且着重于佛像动态特征自南北朝到唐宋的发展变化,分析佛教石窟雕塑的发展变化与朝代变迁的关系。


 一、钟山石窟的背景分析

   钟山石窟位于陕西省子长县城西15公里处的钟山南麓,又名万佛岩、普济寺、大普济禅寺、石宫寺。始建于晋太和年间(公元366—370),历经唐、宋、金、元、明、清等千余年凿建而成,据历史记载共十八窟,现仅发掘五窟,均为国家一级文物。石窟规模宏伟,气势壮观。洞内富丽堂皇,色彩鲜艳,万尊雕塑,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浮雕佛像错落有致,做工精细。中外学者认为,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不在云岗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之下。专家结论为:“中国最早的石窟群”“全世界罕见的石窟”“第二个敦煌”,有极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钟山石窟作为我国现存最大的北宋石窟。自唐以后佛教因受道教制约不再弘盛,但受中原政治影响较小的陕北佛教艺术却始终兴盛不衰。


 二、钟山石窟雕塑艺术特色分析

   1.钟山石窟佛像动态分析

  (1)右胁侍菩萨体态

   据王珂莉《子长县钟山石窟3号窟雕塑艺术特色研究》中分析了释迦佛两侧侍立着的胁侍菩萨。位于 3 号窟基坛右侧的右胁侍菩萨,看图1右脚在前,膝盖弯曲,整个人物重心置于左腿,右胯部轻提,人物造型坚实,呈现。人物形象生动活泼不同于对于佛像即庄严的印象。1右胁侍菩萨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受,一波三折的曲线美使身体构成了一个十分和谐而优美的螺形上升媚态十足的体态。感觉好像下一秒便舞动起来一般十分具有动态美韵律十足。

图片1.png           图片2.png                

图1 钟山石窟造像(图像来源:百度图片)   图2 钟山石窟造像(图像来源:百度图片)                         

 

  (2)迦叶体态   

   迦叶是释迦牟尼佛的大弟子,摩诃迦叶年轻时常修头吨行,头陀为佛教行之一,属苦行憎。因其以修行著称故被尊为“头陀第一”。迦叶被中国怫教禅宗尊为传承佛 法的第二代祖师。侍立在释迦摩尼的右侧。不同于其他佛像保留着唐代佛像的特色丰满圆润的写实之风,迦叶身材瘦弱纤长,肋骨明显。迦叶双手合起握在胸前,也与右胁侍菩萨类似微微呈现“S”形曲线站立姿势,上身轻微向前探应是在听释迦摩尼讲述着什么,听的十分认真的样子。

   2.第三窟基坛右部坐佛体态

   位于第三窟基坛右部的坐佛,坐姿端正左手轻轻搭在左腿膝盖上,右手在右胸前无名指与拇指轻碰,小拇指微微翘起,类似莲花指一般仿佛在施什么法术。整尊佛像呈现出一种威严庄重的气势,但也不失优雅从容,十分和谐。 

 

 

图片3.png        图片4.png    图片5.png

图3  钟山石窟造像(图像来源:百度图片)     图4  钟山石窟造像(图像来源:百度图片)  图5  钟山石窟造像(图像来源:百度图片)

 

  

3.钟山石窟雕塑表情分析

 (3)阿难表情分析

   佛像阿难是释迦摩尼的二弟子全称阿难陀,他是侍释迦摩尼二十五年, 因他长于记忆,号称“多闻第一”。相传在第次佛典集结时,即由阿难诵出了全部经藏。汉译佛经第句“如是我闻”就是阿难所中国禅宗尊他为禅宗西天二祖,在佛典中,阿难常是释迦单尼的左胁侍。 从图4阿难的面部刻画可以看出很大程度保留了唐代丰满健康、富丽、华贵的特点。阿难面部圆润健美,雍容典雅、慈祥庄严、气度不凡,表情淡定从容眉头轻皱。眼睛微睁目光淡然看向下方,一幅认真听释迦摩尼谈经的模样,双手合十在胸前。

  (4)迦叶表情分析

   看图5迦叶的表情可比阿难要生动多了。迦叶眉头紧锁在一起连着两眼也靠拢,抬头纹也十分明显。不仅如此嘴巴也紧闭着嘴角向下不怒自威。目光下沉仿佛被什么问题难到正在苦思冥想中,十分投入。迦叶的面部皱十分明显,颧骨突出面部呈现非常消瘦已是一位老者样貌。所以给人庄重威严的感觉。

   3. 钟山石窟雕塑的色彩特点

图片6.png 

图6 钟山石窟造像(图像来源:百度图片)

   钟山石窟历经千年颜色仍旧光彩夺目,熠熠生辉。可见在建造时匠人们用色十分的大胆,色彩饱和度极高。尤其是主佛释迦摩尼像色彩丰富艳丽,色调统一,明度高,呈现出雄伟、壮丽、肃穆之感,却也不失明快。其次是它身边的弟子迦叶与阿难。色彩虽少,以灰、白色为主,表现出他们一心向佛沉静的精神状态。据文献王珂莉《子长县钟山石窟3号窟雕塑艺术特色研究》中分析在 3 号窟内,人的面部的颜色不一定是肉色的,可以是白色的,或者棕色的,也可以是黑色的,例如大弟子迦叶,在最右边过去时中对其面部颜色施为白色,中间现在时中其面色为黄色,而在左侧未来时中,对老态龙钟的迦叶面部施以棕色,虽为一个人物形象,但面部色彩却截然不同,而二弟子阿难至始至终面部一直为白色2。从图6可以看出钟山石窟里的雕塑上色都是根据佛像不同时期来定的,并不是固定的。由此可见钟山石窟在对雕塑人物进行施色时更注重体现的是色彩自身的价值,钟山石窟看似简单但却暗藏玄机,不同佛像的上色都是有依据的也能体现出匠人们对待雕塑的良苦用心,对待色彩也十分重视。


三、南北朝时期佛像体型及体态风格特征风格特征

           

图7 麦积山第147石窟 北魏(图像来源:百度图片)          图8  敦煌莫高窟第249窟 西魏 (图像来源:百度图片) 

    北魏时期石窟造像的开凿经历了几个阶段的演变过程,早起和中晚期有其各自的风格特征,所以塑像的塑造在每个阶段也各有其特点。北魏早期的造像人物塑造与后秦相似依然是强键雄厚,古朴庄重的风格特征到北魏晚期之后,石窟造像石窟造像的塑造又有了新的变化。 这时期的麦积山石窟造像演变成了典雅、艳丽的艺术风格,如图7第147窟的塑像脸部特征是长圆型,头像风格清秀,体型消瘦纤细。盘腿而坐,一手抬于右胸前手指张开手心向前,一手抬于腿上方。手掌倒放,手心向前手背面向自己。体态端庄,面容很慈祥,和蔼可亲,带有亲切的微笑。颈部比例拉长,塑造的人物形象典雅优美,有南朝造像风格影子。此造像虽有秀骨清像的风格特征,但又同时具备一种刚健的骨力和韧劲在其中。在文献高一丹《巴蜀佛教石窟群艺术风格研究 》中有结论可知北魏时期石窟造像有两大特点,即刚柔并济的理想之美与人性美的萌芽显现。3据文献 张增伟《中国石窟造像之美》中记载西魏时期的石窟造像人物形象从瘦削硬朗的长方脸型开始变得饱满圆润,更加与现实 生活中真人的形象相吻合。这时的石窟造像  脱离了北魏时期高浮雕与圆雕相结合形式的制作方式。多以中型和小型体量的佛  像为主要塑造对象,不管是主佛像、胁侍菩萨还是弟子供养人等都从石窟墙壁上脱出。且人物比例适中,造型生动优美,人物面容神态自然、生动,显得更加浪漫殿堂窟,图8主尊为善跏坐佛像。4佛像体态端庄头像较身子显得较大。四肢纤细,左手微微翘起在左膝盖上方,手指张开,像是要向前拿什么东西一样,有延伸动态,塑得十分生动优美。右手藏于右膝盖后方,垂直放下。双腿呈八字打开,人物庄重端庄身体呈现长方形一般,左右十分对称和谐。佛像面容和蔼,玉润的双唇微微扬起使主佛显得温和宽厚、平易近人。通过手部动作及整个姿态细腻地表现出佛恬静贻然的心境,利用动作表现心理。  

     

图9  乐山大佛(图像来源:百度图片) 图10. 巴中南龛第六零号龛观音菩萨(图像来源:百度图片) 


四、唐朝时期佛像体型及体态风格特征

    唐朝以肥为美,以健康 华贵为美。唐代佛像体型宽厚、硕壮,特别是乐山大佛(图9)作为典型代表。 佛像 体型健壮厚实、丰满圆润。双肩与双腿同宽,双手放在膝盖上面五指张开。佛像体态匀称神情肃穆威严。唐代的菩萨造像圆润丰满,溜肩细腰,腹部微隆。在体态上,菩萨像与佛像相比动势明显增强和丰富得多,有了腰肢的扭动和曲线美。在腿部姿势上,或有如佛图10像一样两脚在同一水平线站立,更多地是呈现一脚在前,一脚在后的姿势。无论腿部是何种姿势, 上身一定或左或右地扭动身体,再加上小腹微隆,呈现出女性娇柔的曲线美,为整个菩萨造像增添了婀娜的味道。如图中菩萨皆为一手垂下手掌微拳手捧神物,一手抬起在身侧。

    据高一丹《巴蜀佛教石窟群艺术风格研究 》唐代力士形象风格突出,为唐代石窟造像中的典型性人物塑造。唐代力士体型  健硕,威武有力。上身袒露,肌肉发达,注重刻画胸肌、腹肌和四肢的肌肉。在体态上,一腿前伸,一腿在后;后腿胯部上提, 整个身体向迈出腿的那一方向倾斜。一手上举于头侧,或奋力展掌,或握紧拳头,或手握金刚杵;另一手于前伸腿侧或微屈腹前,手势亦是或奋力展掌,或握紧拳头,或手握金刚杵,但两手的姿势绝不相同,处于一上一下的 开张状态。5整个腿部的走势与身体的走势呈交叉状,力士一手握拳上举与头部同高, 一手垂下紧握拳头。重心移向右胯上提,左腿在前右腿在后倾上身向前倾斜下身则向后倾增加了整个力士造像的动态感与力量感,动态十足。

五、宋朝时期佛像体型及体态风格特征

   宋代佛像削肩膀,体型匀称。体态同样为立式、坐式、卧式三种,坐姿多于站姿。佛像或双手结印或捧物,动作幅度不大,安稳泰若。宋代菩萨与唐代相比体型较娇小,修身平胸,溜肩,清丽典雅,是典型的南方女性形象的缩影。宋代菩萨坐像增多,较唐代菩萨在体态上更加含蓄、内敛,但动作更加自由。如前面所写的钟山石窟胁侍菩萨像。她跣足立于莲座上,身材娇小玲珑,低眉颌首,腹部微向前走,肩部稍向后倾,呈现“S”型,在含蓄羞涩中的动率更加温婉俏丽,妩媚动人,颇有“吴带当风”之妙,韵味悠长。据文献高一丹《巴蜀佛教石窟群艺术风格研究》介绍,受宋代密宗造像的影响,护法金刚、天王与明王造像样式如出一辙,三头六臂造像,六臂各持不同的法器或结印,再加上狰狞的面部表情使得整个造像玉树临风,气势开张,颇具动感和张力。无论是天王、金刚的全身像塑造还是明王的半身像塑造,整个造像的身躯依然多做静态化处理,给人岿然不动之感。


注释

1.王珂莉: 《子长县钟山石窟3号窟雕塑艺术特色研究》,西安美术学院2014届硕士学位论文。

2.王珂莉:《子长县钟山石窟3号窟雕塑艺术特色研究》 ,西安美术学院2014届硕士学位论文 ,第14页。

3.高一丹:《巴蜀佛教石窟群艺术风格研究 》,重庆大学2013届硕士学位论文,第12页。

4.张增伟:《中国石窟造像之美》, 河北师范大学2010届硕士学位论文,第14页。

5.高一丹:《巴蜀佛教石窟群艺术风格研究 》,重庆大学2013届硕士学位论文,第23页。

6.高一丹:《巴蜀佛教石窟群艺术风格研究 》, 重庆大学2013届硕士学位论文,第45页。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