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期间,我们参观了周至石刻的传承人武元海老师的住所,了解了周至石刻的基本发展概况,本文将由文化考察途中的周至县余家村周至石刻为根本题材,依据当代文化遗产发展概况,结合国外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方法和我国少数文化遗产丰富但发展不足的城镇的文化遗产发展和传承问题,根据文化遗产的基本发展理论和基本的文化产业管理相关知识,针对周至石刻的发展和产传承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提出相关的分析和大致的改良思路,最终总结出可行性较大的解决方法。
石刻属于雕塑艺术,是运用雕刻的技法在石质材料上创造出具有实在体积的各类艺术品。中国古代石刻种类繁多。古代艺术家和匠师们广泛地运用圆雕、浮雕、透雕减地平雕、线刻等各种技法创造出众多风格各异、生动多姿的石刻艺术品。周至石刻起源于明清时期的黑河岸边楼观台脚下余家村,武家受道教影响深厚,石刻技艺由石匠武德功学成之后带回周至地区,由武家世代传承石刻技艺,到如今我们看到的武元海老师,已经是第四代周至时刻的传承人。由实地考察观察得出,周至时刻的石刻手法为平面雕加阴线刻的手法,石刻题材较为多样,有神话故事,近现代革命故事,四书五经等。石刻字体也较为多样,包含楷书,隶书,草书等多种字体。由此可以得出,周至石刻只是石刻艺术中的一个小的分支,起源时间较晚,并且由武家世代单传,传承谱系较窄,流传范围仅限于周至县而并没有发展到更大范围,并且在实地考察中,我们从武元海老师口中得知,周至石刻的发展并未得到当地政府和文化局应有的重视和扶持,周至石刻发展进展在资金和普及度上较为艰难。
由上文对于周至石刻基本概况的了解可以得出,周至石刻的发展问题大部分集中在以下三点上:
1:受到了道教和道文化的影响,石刻技艺也较为精湛,但并没有较为突出的石刻风格,无法自成一派。
2:当地政府不够重视周至石刻的发展,并没有给予更好的技术及经济上的发展
3:武家世代单传,但是周至县居民整体文化水平较低,外来的游客较多而本地的居民却鲜有人知。
接下来我会对以上三个观点进行详细论述并且提供历代参考和解决方向
1:受到了道教和道文化的影响,石刻技艺也较为精湛,但并没有较为突出的石刻风格,无法自成一派
周至石刻发祥于终南山脚下,终南山楼观台是道文化的发祥地,《史记.老子传》载:“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此处的关便是函谷关,老子由函谷关进入关中,到达楼观台,写下道德经。周至位于终南山脚下,应深受道教文化的影响,石刻内容应以道教文化内容为主。但是在实地考察中,周至石刻内容繁多,并不统一,也未有明显涉及道教文化,字体涉及草书,篆书,隶书,楷书等多种字体,还有少量绘画作品,可见周至石刻的内容和篆刻字体也较为杂乱
提起石刻艺术,我们想到的大多是以文物形式被保存和定格的石刻作品。而文物的基本特征是,第一,必须是由人类创造的,或者是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第二,必须是已经成为历史的过去,不可能再重新创造的。我以人们耳熟能详的秦石鼓文石刻作品和汉代画像石画像砖为例阐述。
秦石鼓文大都为阴线刻石刻文字,但是秦石鼓文大多字体为秦篆,内容统一为四言诗,石鼓文作为秦时期文物,其文化价值内涵以文物形式被体现出来,石鼓文为我国最古老的石刻文字,虽然没有统一传承家族和传承人,但作为文物被很好的保存下来,是学习篆法的珍贵资料,有后人进行临摹和保护,成为石刻艺术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
而从汉代的画像石画像砖有较强的地域特征,各地区的画像石画像砖风格自成体系,其在山东,苏北,河南,陕西,四川等地都由不同的材料刻石,石刻图案和文字也都有很强的地域性,可以进行明显的分类与比较。而汉代的画像石画像砖由于其历史久远,也无特定传承人,地域特征强,所以也作为文物被保存下来而并没有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由秦石鼓文和汉代的画像石画像砖的例子中我们可以得出,作为文物被保留下来的石刻作品,其在当时的记事作用和政治作用大于其文化价值,无法且没有类似机会由后人传承,而后人欣赏时注重文物的文化价值和保护价值。所以其作为文物被保护下来而无较大的传承意义。
除了以文物形式被保护和传习的石刻作品, 还有就是类似于周至石刻的以文化遗产为载体的石刻作品,国内目前关于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的石刻形式为题的论文和报告数量不多,大部分都是以报刊文章的形式出现,其中较为有参考意义的有2021年10月8日在《四川日报》上发表的题为《安岳石刻“飞出”绿野入万家》的文章,和2021年9月20日在《永州日报》上发表的题为《“走出去“是对摩崖石刻最好的保护和传承》的文章。两篇文章中都提到了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应与当代科技以及技术结合,与互联网和大众以及年轻群体相结合,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在21世纪的创新出路,以及转型和跨界联合思路。但是两篇文章的共同条件是建立在当地政府投入了资金和时间大力支持当地石刻文化发展的基础上的。
在外国关于石刻艺术的保护和传承的研究论文上,我们也找到了一定的借鉴意义,例如在作者为汤姆;巴尔-西奈凯伦·李;斯普雷彻·亚伦,题为《自适应机器人石雕:方法,工具和实验》一文中,我们了解到较有借鉴意义的是自适应机器人石雕来降低石刻及石雕的篆刻难度。它扩展了对数字石制品、人-机器人工艺转移和机器人制造的研究,提出了记录、分析和模拟手工石制品及其转移到适应性机器人雕刻方案以进行表面整理和细节的计算策略。为此目的开发的自定义工具,包括多工具端效应器和支持中间件,与实验一起呈现。结果表明,复杂石材的自动化潜力,并增强工匠的感性和技能,以提高未来建筑的韧性和建筑效率。
由秦石鼓文和汉画像石画像砖与周至石刻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得出,历史性较强且得到保护的石刻艺术,大多以文物的形式出现而并非以非遗的形式出现,石刻艺术的传承性在于石刻艺术的后期保护和文化价值内涵,而石刻艺术的技法本质与当代社会的冲突在于可替代性强,所以石刻技法本身属于技术类而文化价值较低,并未有较强的传承性。周至石刻其本身的价值和发展方向应该更加偏向于探寻石刻内容中蕴含的周至当地的文化特色和字体以及绘画的统一性,介于周至的特殊地域,寻找富有当地特色文化的石刻内容加以研究,并适当结合当代的技术进步帮助,探寻出周至石刻的特色性和可传承性。
在我提出的第二三点中,其政府和经济的作用和周至本地的经济发展以及周至县的居民普遍文化水平有很强的关系,所以我将二三点合并在一起进行讨论。
中国的古代传统技艺,文化,节日等以可传承性和不可传承性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物两种类型。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它不可替代的技艺特色,较强的地域性,和其背后较为明显的带有地域性和融合特点的 宗教以及文化内涵,使其有可传承的价值和较为清晰的传承方式。
周至石刻于2016年1月入选榆林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证明周至石刻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部分特点,但是根据实地考察可得出,周至石刻在技艺特点上并非有区别于其他地区石刻的明显特征,观其内容可得出其地域风格也并不清晰,周至石刻深受道教和道文化影响,但是并未明显体现在石刻内容上,并未形成自成一派的文化内涵和石刻风格,这点我在上文已经提到。
但是在考察中我们发现周至石刻在当地,尤其是在周至本县的文化水平较高的场所和机构,以及省内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吸引了一部分对周至石刻兴趣较高的群体,这些群体大部分集中在周围高校,政府机关,媒体和记者等人群和机构。周至石刻作品大多流传在楼观台,仙游寺等观,庙流传较多。可见周至石刻流传较多还是对石刻艺术需求较大的观、庙等地区,而媒体,高校,政府在周至石刻中发挥的作用大多为宣传和学习,作为研究而对周至石刻的商业及学习用途较为关注,而周至石刻作品本身则需求较少。
在考察中观察得到和武元海老师口中听到,周至县政府对石刻技艺的重视程度不够,作为石刻艺人和非遗传承人的武元海老师,大部分作品还是收藏于自家庭院中,而没有专门的美术馆文化馆提供可展示和发扬周至石刻的场所,对于周至石刻的研习和制作费用,也大部分是由武家自家出钱,导致石刻作品发展较为困难。在考察中,我们发现,武元海老师所居住的地方处于终南山脚下的周至县余家村,除了武元海家的石刻作品较多,访客和学者来往较多,其余家庭只是普通的农户身份,虽然在其他的家庭中也发现了少量周至石刻,也大都是由武家赠送或是逢事找武家求刻石碑。由此可知,周至石刻的传习范围并未在余家村扩展开来,而是横跨余家村及周至县到文化程度发展较高的地区和机构。
由上文讨论所得,我们可以得知,周至石刻发展存在自身及外界的重重问题,外界问题的根本问题在于周至县整体的经济发展滞后带动文化发展和文化传承的不足和滞后。自身问题的根本问题在于周至石刻文化内涵不够统一。
针对这两个问题,我们可以发现,周至石刻的发展存在很大的阻碍,周至石刻要想得到发展和发扬,必须由内而外经历一次大的转型。我将对于自身问题和外界问题依次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自身问题的解决思路:
周至石刻的传承思路应由技艺的精益求精和题材的广度的探寻转为对于周至本地特色文化内涵的发掘,充分利用道教文化的发源地的优势,在内容上沿袭和发扬道教文化的文化内涵,找寻周至本地的不可替代的文化特色和道德经背后的哲学含义。在镌刻手法上,不必精益求精苛求和坚持传统的镌刻手法,而是合理运用当代技术发展,在镌刻手法,及镌刻的材料选材上大胆创新,寻求低成本高效率的镌刻方案。在字体的选择上,选择统一并富有特色的字体,开辟独一无二并富有周至地域特色的石刻体系。
外界问题的解决思路:
上文提到,外界问题的根本问题在于周至县整体的经济发展滞后带动文化发展和文化传承的不足和滞后。介于这点,我们可以由周至石刻为出发点,由周至石刻的转型和发展带动周至县的旅游业,将周至石刻在商业化和教育化的作用发挥出来,带动周至县的经济发展,扩大周至县的石刻文化普及程度和带动周至石刻在旅游业中的商业性和教育性,提高周至的经济水平,和周至的政府收益,从而反向引起周至县政府对于石刻的重视程度,双项提高周至石刻的发展和周至的经济水平。
结论
由此可得,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形式的石刻艺术作品传承在目前属于一个较为冷门的研究方向,石刻非遗,在我国不同的地区政府支持程度不同,各地区的文化平均水平不同,各地区的石刻艺术发展也不尽相同,且目前研究人数较少,主要还是以宣传和弘扬为主,针对石刻艺术产生的问题而提出相对应而富有创新性的解决方案较少。石刻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空间和研究空间目前还很大。而对于石刻艺术的发展和发扬,主要思路还是提高石刻艺术自身的整体性,并以此为基础,与外界科技和新思路新受众联合,提高政府关注度,石刻地区居民整体文化水平,从而一起支持石刻艺术的发展及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板块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