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人研究成果目录
2020级美术学 周琳琰
一、前人研究成果目录
1.汉唐总述:
(1)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
(2)曹者祉,孙秉根:《中国古代俑》,上海文化出版社1998年版。
(3)陈万里:《陶俑》,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7年版。
(4)王子云:《中国雕塑艺术史》,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8版。
(5)呼林贵、刘恒武:《替代殉葬的随葬品 中国古代陶俑艺术》,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版。
(6)马大勇:《中国雕塑的故事》,齐鲁书社2019版。
(7)刘亚群:《话说陶俑》,紫禁城出版社2009版。
(8)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编:《汉阳陵》,重庆山版社2001版。
(9)陈根远主编:《中国古俑》,湖北美术出版社2001版。
(10)冯贺军:《冯贺军谈古代陶俑》,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版。
2.汉代
(1)邵婉钦:《汉代随葬女性陶俑的审美精神研究》,景德镇陶瓷大学2016届硕士学位论文。
(2)王晓丽:《浅谈汉代妇女发髻》,《北方文学》(中旬刊)2013年第9期。
(3)刘宁:《从汉陪葬女俑的考古发现探究汉代女性服饰演变》,《美与时代》(上)2017年第9期。
(4)陈彬:《从汉阳陵塑衣式拱手跽坐女俑浅谈西汉服饰文化》,《纺织报告》2020年第4期。
(5)张峰、马啸:《两尊女俑映汉风》,《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年第7期。
(6)陈莉:《西汉彩绘陶俑的美学研究》,《唐都学刊》2010年第26卷第6期。
(7)陈莉:《西汉彩绘女俑的美学研究》,《文化艺术研究》2010年第4期。
(8)吴若明:《西汉女俑的比较研究——汉阳陵和西汉楚王墓的对比分析》,《文博》2012年第3期。
(9)李库:《西汉景帝阳陵随葬陶俑研究》,《荣宝斋》2016年第3期。
(10)张凡:《也谈西汉陶俑造型风格》,《佳木斯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11)邓青兰:《东汉陶俑雕塑造型的形神特征》,《雕塑》2012年第6期。
(12)耿沛甲:《从汉代陶俑看汉代的审美精神》,《大众文艺》2010年第13期。
(13)陈晶:《浅谈汉代陶塑的审美格调》,《美术教育研究》2011年第4期。
(14)俞磊:《从洛阳两汉人物俑看汉代陶俑雕塑艺术》,《现代装饰》(理论)2014年第9期。
(15)冬雪:《质朴·传神·美好——汉代陶俑艺术特点》,2013年7月(https://wenku.baidu.com/view/8fc3db49f01dc281e53af036?fr=step_zhidao)。
(16)高峰:《浅析汉代陶俑的造型特点及影响》,《陶瓷研究》2004年第1期。
(17)覃柳珍:《东汉陶俑的艺术特征及意义》,广西师范大学2019届硕士学位论文。
(18)张曦:《两汉女俑服饰及其相关问题研究》,西北大学2016届硕士学位论文。
(19)王斌:《西汉陶俑艺术》,西安美术学院2006届硕士学位论文。
(20)庄家会:《再现,还是再现?--西汉木俑中的风格问题》,西安美术学院2013届博士学位论文。
(21)赵耀双:《两汉墓葬出土陶俑的研究》,吉林大学2009届硕士学位论文。
(22)徐紫玲:《徐州汉墓出土的陶俑研究》,云南大学2015届硕士学位论文。
(23)徐蕊:《汉代妇女服饰的考古学观察》,郑州大学2005届硕士学位论文。
3.唐代
(1)张可辉:《唐三彩仕女造型的装饰性探究》,《明日风尚》2016年第8期。
(2)郑晓杨:《从唐三彩女陶俑看艺术与技术之美》,《美与时代》(上)2014年第11期。
(3)侯妍文:《淡妆浓抹总相宜——唐三彩女俑面部装饰之设想》,《建筑与文化》2017年第10期。
(4)曾丽荣:《唐代仕女服饰形制探析——以陕西馆藏唐代三彩釉陶及彩绘陶为例》,《福建文博》2017年第3期。
(5)梁秀丽:《唐三彩女俑的造型特点》,《淮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6)李国强:《唐代女俑发髻折射一代王朝兴衰》,《艺术市场》2009年第3期。
(7)羽林郎:《唐代女俑发型识别指南》,《现代商业银行》2019年第4期。
(8)朱海宁:《浅谈唐代女俑服饰造像特点》,《戏剧之家》2020年第7期。
(9)朱笛:《女儿爱作男装样——唐代的男装女子》,《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8年第1期。
(10)张若微:《唐代长安的美妆秘籍》,《奇妙博物馆》2021年第5期。
(11)孙机:《唐代妇女的服装与化妆》,《文物》1984年第4期。
(12)谢木余:《浅谈盛唐审美观念对仕女俑形象的影响》,《天工》2021年第5期。
(13)韩建武:《唐代女俑与盛唐气象》,《收藏假》2006年第3期。
(14)朱悦童:《浅析唐代仕女俑中的艺术审美情趣》,《江苏陶瓷》2020年第1期。
(15)范银花、樊媛媛:《地底的风华——唐墓葬雕塑作品中的女性文化管窥》,《艺术百家》2018年第6期。
(16)范淑英:《泥土的风韵——浅析唐代陶塑女俑的艺术特色》,《美术》1993年第1期。
(17)李文浩:《浅谈唐代女士俑的形象特征及审美特点》,《艺术评鉴》2016年第12期。
(18)魏子元、王乔玉:《唐代“以胖为美”之审美观的考古学观察—以唐代纪年墓所见女性形象为中心》,《文博》2020年第1期。
(19)陈雪岩、徐英琪:《唐代女性形象雕塑的表现方法》,《景德镇陶瓷》2017年第5期。
(20)陈静:《唐代人物陶俑造型特点与美学特征》,《大舞台》2014年第7期。
(21)赵晓红:《唐代人物陶俑展现盛唐之美》,《东方收藏》2014年第6期。
(22)饶舜:《唐代陶塑女俑艺术风格研究》,《中国陶瓷》2013年第8期。
(23)马嫣然:《唐仕女俑的艺术魅力——线条与雕塑形体的融合》,《艺术品鉴》2018年第3期。
(24)柯丽丽:《唐代女性的身体审美及其和服装的关系》,北京服装学院2014届硕士学位论文。
(25)周怡彤:《唐代女性陶俑艺术研究特征》,景德镇陶瓷大学2019届硕士学位论文。
(26)朱伟:《唐代女俑造像研究》,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届硕士学位论文。
(27)李芳:《唐代女子花钿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17届硕士学位论文。
(28)余洁敏:《唐代仕女雕塑形象特征研究》,景德镇陶瓷学院2014届硕士学位论文。
汉唐女俑的研究综述
2020级美术学 周琳琰
从最早有数据的年份显示,对于女俑、汉代女俑、唐代女俑的最早研究分别从1933年、1997年、1993年开始。随着大批汉唐墓葬的科学发掘,近年来“汉唐俑”频繁在大众视野出现,越来越多的人着手对此展开研究,但是专门对女俑相关方面的研究所占比并不大。据不完全统计,关于汉唐女俑的研究报告,部分存在于有关俑的著书、发掘报告中,以俑为背景,从中对女俑讨论;也有一些是专门对汉唐女俑进行研究的文献资料,包括著作、期刊、硕博论文、会议论文、报纸、信息资讯等。在专门展开研究的文献资料中,又分为对汉唐女俑的艺术特征、造型风格、审美精神进行总述,或是只选择发髻、服饰、体态、妆容、种类等一个方面加以研究的资料。汉唐女俑是研究汉唐历史、中国古代美术史、汉唐女性生活习惯和审美观念的珍贵考古资料。它们内容和题材都相当丰富,分布地域也十分广泛,大致统计,主要以陕西、湖南、四川、山东、江西、广东、河南、福建为主。主要的代表著作有:中国硅酸盐学会的《中国陶瓷史》1,曹者祉的《中国古代俑》2,陈万里的《陶俑》3,王子云的《中国雕塑艺术史》4,呼林贵、刘恒武的《替代殉葬的随葬品 中国古代陶俑艺术》5,马大勇的《中国雕塑的故事》6,刘亚群的《话说陶俑》7,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编著的《汉阳陵》8,陈根远主编的《中国古俑》9,冯贺军的《冯贺军谈古代陶俑》10等。这些著书大多从俑的整体方向介绍研究情况,直接以女俑为核心内容的著书并不详备。
一、汉代女俑的研究现状
汉代女俑的出土分为西汉和东汉时期两个阶段,西汉时期北方女俑的研究主要以陕西咸阳汉景帝阳陵为主,南方女俑的研究以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江苏徐州一块为主;东汉时期北方女俑的研究以河南洛阳、山东济南出土女俑为主,南方女俑的研究以四川成都及西昌一号墓为主。邵婉钦在《汉代随葬女性陶俑的审美精神研究》中提出,汉代女俑种类主要有用于娱乐功能的乐俑、舞俑,管衣食住行的侍女俑以及参与纺织耕作的劳作女俑,其中侍女俑又分为站立女俑、跽坐女俑、持彗俑11等。
现有文献资料主要对汉代女俑的发髻、服饰、审美精神、造型风格以及艺术特征做出研究。
王晓丽的《浅谈汉代妇女发髻》对汉代女性发髻展开论述12,刘宁的《从汉陪葬女俑的考古发现探究汉代女性服饰演变》分别从西汉东汉以及地域上的南北方来对汉陪葬女俑中发现的女性服饰演变论述13;张盼、陈彬的《从汉阳陵塑衣式拱手跽坐女俑浅谈西汉服饰文化》,从汉阳陵塑衣式拱手跽坐女俑入手,对西汉时期的服饰文化进行研究,通过对女俑的造型、服装款式、妆容发式等方面分析得出西汉女性的服饰美,为本文在服饰方面的探索提供参考资料14。张峰、马啸的《两尊女俑映汉风》从两尊女俑展开,论述其表现的汉风之美15。陈莉的《西汉彩绘陶俑的美学研究》16《西汉彩绘女俑的美学研究》17分别以西汉的彩绘陶俑和彩绘女俑为对象,研究了其美学特征。吴若明的《西汉女俑的比较研究——汉阳陵和西汉楚王墓的对比分析》行文将汉阳陵和西汉楚王墓对比,专门对西汉女俑的美学特征论述18;李库的《西汉景帝阳陵随葬陶俑研究》一文,从西汉景帝阳陵切入,对其所挖掘出土的陶俑研究,分析这一时间段内陪葬陶俑的特征19。张凡的《也谈西汉陶俑造型风格》把西汉随葬俑作为重要切入点,分析了汉阳陵陶俑的风格特征,及其形成原因20。邓青兰的《东汉陶俑雕塑造型的形神特征》是对东汉陶俑的研究,作者从雕塑角度来分析形神特征,为本文陪葬女佣的研究提供新颖的角度21。耿沛甲的《从汉代陶俑看汉代的审美精神》22,陈晶的《浅谈汉代陶塑的审美格调》23,俞磊的《从洛阳两汉人物俑看汉代陶俑雕塑艺术》24,冬雪的《质朴·传神·美好——汉代陶俑艺术特点》25,高峰的《浅析汉代陶俑的造型特点及影响》26,从俑的总角度对汉时期俑的造型风格和审美特征加以研究,为本文相关西汉女性美的特征提供了基础资料。
《东汉陶俑的艺术特征及意义》一文,覃柳珍从东汉陶俑的塑造手法和艺术特征入手,提出陶俑的艺术风格如何受到东汉文化精神的影响,再现东汉生活状态及精神追求。使我们对东汉时期陶俑的艺术特征有更加明晰的了解,对我们研究东汉女性俑特征有极大的借鉴意义27。邵婉钦《汉代随葬女性陶俑的审美精神研究》把汉代随葬女性陶俑的审美精神作为研究对象,全面分析其审美精神,研究了汉女俑审美精神的时代、历史和文化背景,进一步体现其艺术内涵。文章梳理了汉代随葬女性陶俑从发髻、服饰多方面体现的审美精神,并对其作出分类,进行探索28。张曦的《两汉女俑服饰及其相关问题研究》将两汉女俑的服饰根据形制分类,主要举出深衣和襦裙,详细地复原了两汉时期女性服饰的原貌,并且结合了女俑本身的地位对服饰进行分析,为本文服饰方面的写作提供了大量的资料支撑29。《西汉陶俑艺术》中,王斌系统地梳理了西汉陶俑艺术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将秦俑和西汉陶俑对比,着重体现西汉陶俑的感性表现,总结了西汉陶俑对中国雕塑史的巨大作用30;庄家会《再现,还是再现?——西汉木俑中的风格问题》对待西汉木俑中的风格问题,提出了是再现还是表现问题31;赵耀双的《两汉墓葬出土陶俑的研究》,通过将考古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结合,系统研究了我国部分主要地区的汉代陶俑,为研究西汉女俑提供了资料帮助32。徐紫玲的《徐州汉墓出土的陶俑研究》针对徐州地区两汉时期墓葬出土的陶制俑像研究,反映了苏北地区汉俑的艺术特征,弥补了本文区域资料的缺少33。徐蕊的《汉代妇女服饰的考古学观察》从考古学角度,针对汉代妇女服饰进行了相关研究,其中一部分资料来源于出土汉墓中的陶俑,为本文在探讨汉代女性俑服饰上的特征提供参考依据34。
二、唐代女俑的研究现状
唐代是中国古代社会开放、民族交流的时期,女俑相比汉代在出土数量、种类、题材上明显增多,朱伟在《唐代女佣造型研究》中提出:唐代女俑质地以彩绘红陶、彩绘釉陶以及唐三彩最为流行。唐代女俑以男装女俑、贵妇俑和各种持器作乐、婀娜多姿的乐舞俑,以及各种动态的妇女形象俑为主35。
专门对唐代女俑研究的文献资料,主要对唐代女俑的发髻、服饰、妆容、审美精神、造型风格以及艺术特征做出研究。
张可辉的《唐三彩仕女造型的装饰性探究》从唐三彩仕女俑的造型特点来探究其中的装饰性意义。36郑晓杨的《从唐三彩女陶俑看艺术与技术之美》一文中认为,“艺术源于生活,是技术的升华”,作者通过唐三彩女陶俑艺术之美以及制作技术上的特点来研究唐女俑的艺术魅力37。侯妍文《淡妆浓抹总相宜——唐三彩女俑面部装饰之设想》从女俑的面部装饰38,曾丽荣《唐代仕女服饰形制探析——以陕西馆藏唐代三彩釉陶及彩绘陶为例》从三彩女俑的服饰形制39,梁秀丽《唐三彩女俑的造型特点》从女俑的造型特点40分别对唐代女俑中的唐三彩专题论述,使本文对唐代女俑种类的研究受到启发。李国强《唐代女俑发髻折射一代王朝兴衰》从王朝的兴衰来写女俑发髻,为我们研究唐代女性的发型提供新的角度41;羽林郎《唐代女俑发型识别指南》通过对女俑的各种发型的介绍映射唐代女性发型,文字轻松生动,具有一定的可观性42。朱海宁的《浅谈唐代女俑服饰造像特点》从服饰造像的发展历程、环境和特征入手,对唐代女俑的服饰特点论述43。朱笛的《女儿爱作男装样——唐代的男装女子》把考古资料和历史文献结合,重点讲唐代服饰中女着男装的现象44。张若微在《唐代长安的美妆秘籍》中介绍了唐时的女性妆容和化妆步骤,弥补了笔者对唐妆容知识的缺失45。孙机在《唐代妇女的服装与化妆》中,研究了唐代妇女的服装与妆容,为本文在唐代女俑服装和妆面提供基础资料46。谢木余的《浅谈盛唐审美观念对仕女俑形象的影响》详细介绍了盛唐时期女性的审美观念,并剖析了这种观念对仕女俑形象上的影响47。韩建武的《唐代女俑与盛唐气象》48、朱悦童的《浅析唐代仕女俑中的艺术审美情趣》49、范银花、樊媛媛的《地底的风华——唐墓葬雕塑作品中的女性文化管窥》50、范淑英的《泥土的风韵——浅析唐代陶塑女俑的艺术特色》51、李文浩的《浅谈唐代女士俑的形象特征及审美特点》52、魏子元、王乔玉的《唐代“以胖为美”之审美观的考古学观察—以唐代纪年墓所见女性形象为中心》53、陈雪岩、徐英琪的《唐代女性形象雕塑的表现方法》54、陈静的《唐代人物陶俑造型特点与美学特征》55、赵晓红的《唐代人物陶俑展现盛唐之美》56、饶舜的《唐代陶塑女俑艺术风格研究》57以及马嫣然的《唐仕女俑的艺术魅力——线条与雕塑形体的融合》58也是对唐女俑的造型风格和审美特征研究的重要期刊文献,为本文唐代女性美的特征提供基础资料。
柯丽丽《唐代女性的身体审美及其和服装的关系》以文献和唐代出土的墓室壁画、女俑为研究材料,从身体审美角度探讨唐代女性身体审美与服装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写女性身体审美变化和服饰的演变给我们研究唐代女俑的服装变化以及女性美带来丰富的资料。作者还提供了详尽的出土女俑唐墓一览表及女俑图像资料,让我们的研究资料更加完备59。周怡彤在《唐代女性陶俑艺术研究特征》一文中从艺术学角度出发,通过发式、头饰、神态等客观分析在唐代历史人文与社会审美中的女性60。朱伟《唐代女俑造像研究》分析了唐代女俑的种类和各时期艺术造型特征61。两者都对唐代女俑造型特征进行了阐述。李芳在《唐代女子花钿研究》中详尽介绍了唐代女子在眉心所贴的装饰物,给本文妆容一节中提供了有关花钿的详细资料62。余洁敏在《唐代仕女雕塑形象特征研究》一文中对唐代仕女俑的形象特征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与雕塑的有关知识将结合63。
三、总结
综上,前人已对汉代女俑的发髻、服饰、审美精神、艺术特征,唐代女俑的发髻、服饰、妆容、种类、艺术特征、审美情趣有过研究,将这些作为参考资料的同时也需要扩充。现还要寻找更多关于体态、颜色、表情、制作技法方面的资料,由于汉唐以较为久远,所以对于资料的搜集存在困难。
注释
1.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2年出版。
2.曹者祉,孙秉根:《中国古代俑》,上海文化出版社1998年出版。
3.陈万里:《陶俑》,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7出版。
4.王子云:《中国雕塑艺术史》,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出版。
5.呼林贵、刘恒武:《替代殉葬的随葬品 中国古代陶俑艺术》,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出版。
6.马大勇:《中国雕塑的故事》,齐鲁书社2019出版。
7.刘亚群:《话说陶俑》,紫禁城出版社2009出版。
8.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编:《汉阳陵》,重庆山版社2001出版。
9.陈根远主编:《中国古俑》,湖北美术出版社2001出版。
10.冯贺军:《冯贺军谈古代陶俑》,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出版。
11.邵婉钦:《汉代随葬女性陶俑的审美精神研究》,景德镇陶瓷大学2016届硕士学位论文,第9页。
12.王晓丽:《浅谈汉代妇女发髻》,《北方文学》(中旬刊)2013年第9期,第169页。
13.刘宁:《从汉陪葬女俑的考古发现探究汉代女性服饰演变》,《美与时代》(上)2017年第9期,第104-105页。
14.陈彬、张盼:《从汉阳陵塑衣式拱手跽坐女俑浅谈西汉服饰文化》,《纺织报告》2020年第4期。
15.张峰、马啸:《两尊女俑映汉风》,《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年第7期,第46-47页。
16.陈莉:《西汉彩绘陶俑的美学研究》,《唐都学刊》2010年第6期,第22-25页。
17.陈莉:《西汉彩绘女俑的美学研究》,《文化艺术研究》2010年第4期。
18.吴若明:《西汉女俑的比较研究——汉阳陵和西汉楚王墓的对比分析》,《文博》2012年第3期。
19.李库:《西汉景帝阳陵随葬陶俑研究》,《荣宝斋》2016年第3期。
20.张凡:《也谈西汉陶俑造型风格》,《佳木斯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21.邓青兰:《东汉陶俑雕塑造型的形神特征》,《雕塑》2012年第6期。
22.耿沛甲:《从汉代陶俑看汉代的审美精神》,《大众文艺》2010年第13期。
23.陈晶:《浅谈汉代陶塑的审美格调》,《美术教育研究》2011年第4期。
24.俞磊:《从洛阳两汉人物俑看汉代陶俑雕塑艺术》,《现代装饰》(理论)2014年第9期。
25.冬雪:《质朴·传神·美好——汉代陶俑艺术特点》,2013年7月(https://wenku.baidu.com/view/8fc3db49f01dc281e53af036?fr=step_zhidao)。
26.高峰:《浅析汉代陶俑的造型特点及影响》,《陶瓷研究》2004年第1期。
27.覃柳珍:《东汉陶俑的艺术特征及意义》,广西师范大学2019届硕士学位论文。
28.邵婉钦:《汉代随葬女性陶俑的审美精神研究》,景德镇陶瓷大学2016届硕士学位论文。
29.张曦:《两汉女俑服饰及其相关问题研究》,西北大学2016届硕士学位论文。
30.王斌:《西汉陶俑艺术》,西安美术学院2006届硕士学位论文。
31.庄家会:《再现,还是再现?--西汉木俑中的风格问题》,西安美术学院2013届博士学位论文。
32.赵耀双:《两汉墓葬出土陶俑的研究》,吉林大学2009届硕士学位论文。
33.徐紫玲:《徐州汉墓出土的陶俑研究》,云南大学2015届硕士学位论文。
34.徐蕊:《汉代妇女服饰的考古学观察》,郑州大学2005届硕士学位论文。
35.朱伟:《唐代女佣造型研究》,景德镇陶瓷大学2011届硕士学位论文,第6页。
36.张可辉:《唐三彩仕女造型的装饰性探究》,《明日风尚》2016年第8期。
37.郑晓杨:《从唐三彩女陶俑看艺术与技术之美》,《美与时代》(上)2014年第11期。
38侯妍文:《淡妆浓抹总相宜——唐三彩女俑面部装饰之设想》,《建筑与文化》2017年第10期。
39.曾丽荣:《唐代仕女服饰形制探析——以陕西馆藏唐代三彩釉陶及彩绘陶为例》,《福建文博》2017年第3期。
40.梁秀丽:《唐三彩女俑的造型特点》,《淮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41.李国强:《唐代女俑发髻折射一代王朝兴衰》,《艺术市场》2009年第3期。
42.羽林郎:《唐代女俑发型识别指南》,《现代商业银行》2019年第4期。
43.朱海宁:《浅谈唐代女俑服饰造像特点》,《戏剧之家》2020年第7期。
44.朱笛:《女儿爱作男装样——唐代的男装女子》,《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8年第1期。
45.张若微:《唐代长安的美妆秘籍》,《奇妙博物馆》2021年第5期。
46.孙机:《唐代妇女的服装与化妆》,《文物》1984年第4期。
47.谢木余:《浅谈盛唐审美观念对仕女俑形象的影响》,《天工》2021年第5期。
48.韩建武:《唐代女俑与盛唐气象》,《收藏假》2006年第3期。
49.朱悦童:《浅析唐代仕女俑中的艺术审美情趣》,《江苏陶瓷》2020年第1期。
50.范银花、樊媛媛:《地底的风华——唐墓葬雕塑作品中的女性文化管窥》,《艺术百家》2018年第6期。
51.范淑英:《泥土的风韵——浅析唐代陶塑女俑的艺术特色》,《美术》1993年第1期。
52.李文浩:《浅谈唐代女士俑的形象特征及审美特点》,《艺术评鉴》2016年第12期。
53.魏子元、王乔玉:《唐代“以胖为美”之审美观的考古学观察—以唐代纪年墓所见女性形象为中心》,《文博》2020年第1期。
54.陈雪岩、徐英琪:《唐代女性形象雕塑的表现方法》,《景德镇陶瓷》2017年第5期。
55.陈静:《唐代人物陶俑造型特点与美学特征》,《大舞台》2014年第7期。
56.赵晓红:《唐代人物陶俑展现盛唐之美》,《东方收藏》2014年第6期。
57.饶舜:《唐代陶塑女俑艺术风格研究》,《中国陶瓷》2013年第8期。
58.马嫣然:《唐仕女俑的艺术魅力——线条与雕塑形体的融合》,《艺术品鉴》2018年第3期。
59.柯丽丽:《唐代女性的身体审美及其和服装的关系》,北京服装学院2014届硕士学位论文。
60.周怡彤:《唐代女性陶俑艺术研究特征》,景德镇陶瓷大学2019届硕士学位论文。
61.朱伟:《唐代女俑造像研究》,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届硕士学位论文。
62.李芳:《唐代女子花钿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17届硕士学位论文。
63.余洁敏:《唐代仕女雕塑形象特征研究》,景德镇陶瓷学院2014届硕士学位论文。
从陪葬女俑探究汉和唐的女性美
2020级美术学 周琳琰
摘要:“人不可无礼而终”,从古至今,中国人对待丧葬礼仪都极为重视,在他们的价值体系中,死和生有着同等重要的意义。从春秋战国开始,商周所盛行的用活人殉葬的丧葬制度逐渐衰微,丧葬文化中开始出现以木俑、陶俑的形式代替人殉,我们所熟知的秦兵马俑、汉裸俑、唐仕女俑就是这种形式的典型。汉高祖刘邦推翻人殉后,以俑陪葬越来越受到各朝帝王的重视。近年来,“俑”频繁在大众视野出现,除了规模宏大,蔚为壮观的秦兵马俑,静谧安详,小巧精致的汉唐俑也受到广泛喜爱,而在汉唐俑中,陪葬女俑作为具有独特艺术特征的一类,被独立出来,引得大批专家学者对此研究。本文试图通过对比汉代和唐代陪葬女俑的发髻、服装、体态、表情、妆容等来探究汉代和唐代女性现实生活中的各方面,以此反映当时社会背景下的生活风貌,比较分析汉唐关于女性美在审美观念上的差异。希望可以通过研究陪葬女俑,分析汉唐女子的现实生活,由此给当代影视、文学、艺术创作提供更加丰富,贴近史实的参考资料。开辟新的角度来启发读者对女俑的探讨,思考与当下女性美的联系,唤起读者对汉和唐时代精神和历史面貌的共鸣。
关键词:汉唐 陪葬女俑 女性美 审美观念 丧葬文化 艺术特征
《说文解字》中对俑作出解释:“痛也。从人甬声。他红切。又,余陇切。”1到底什么是俑?东汉末期赵岐在给《孟子》作注时即提出:“俑,偶人也,用之送死。”2郑玄于《礼记·檀弓》的注书中对俑描述:“俑有面目机发,似于生人”。3《埤苍》中有:“俑,木人。送葬设关,而能跳踊,故名之。”4从中可以佐证“俑”就是古时用于陪葬中形似生人的偶,它属于墓葬雕塑中的一种,多为木制或陶制。汉代还出现了一批陶木并用的俑,头部、身体和腿都采用陶制,而胳膊为了方便活动采用木制。俑在秦时期,体积硕大,塑造写实,多为男性俑,且许多按照当时男性的身体比例进行一比一制作;到了汉唐时期,刻画的对象逐渐变得丰富起来,涵盖的范围也更加广泛,开始有女性陪葬陶俑出现,塑造呈现出写意的特点,并且开始向小巧精致转变。
《荀子·礼论》中有云:“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也。故事死如生,事存如亡,终始一也。”5古人有着强烈的厚葬观念,尤其强调“事死如事生”,认为死后人的灵魂永远存在,会有另外一个世界,在那里,人们和生前一样。所以在很多墓葬之中,人们会放上器具车轨、家禽牲口的仿制陶器以及人俑等,来按照墓主人生前的世界打造墓穴。这也可以说明,汉唐女性陶俑的发掘可以反映当时女性的生活状态和审美习惯。
一、汉唐女俑造型特征反映的女性美异同
1.发髻
汉代发髻样式,明显呈现出简单大方的特点。中国自古以来对于礼仪等级制度尤为苛刻,女性的发髻、服饰、妆容都是彰显身份地位的重要体现,女子不能违背等级梳髻。发式造型对于汉代妇女是不可或缺的,只要说到汉代妇女发髻,垂髻、椎髻和堕马髻是不可避免提及的。在汉代女俑中,我们不难发现三者的身影。在汉景帝阳陵博物馆里展出的几座塑衣式彩绘女俑、彩绘拱手跽坐女俑,其发髻形式皆为堕马髻。另外,笔者也在一些白彩裸女俑的背后发现椎髻的身影。这些女俑都是汉代女性发髻的真实写照。垂髻,又名“垂云髻”,这种发型呈下垂状,看上去如云彩一般娴雅飘逸6,是汉代贵族妇女中最受欢迎的发髻。椎髻(如图1-1),将全部头发梳拢置于脑后,在发梢处绾结,造型朴素自然,受到汉代平民妇女的喜爱。最特别的发髻样式,非堕马髻(如图1-2)莫属。堕马髻,又称“堕髻”“坠马髻”,因发梢右侧有一绺头发垂下,形似从马背上摔落而弄乱了发型,而得名于堕马髻。从三种广受汉代妇女喜爱的发型中,笔者认识到,西汉时期,女性发髻较为平坦,多后垂于肩部位置,未有明显的隆起,后垂的发型,使得原本就削肩细腰的女俑,显得更加修长,有袅袅婷婷的美感,这与当时汉代“以瘦为美”的审美观念有着密切联系。除此以外,瑶台髻、迎春髻、盘桓髻、百合髻、同心髻、新兴髻6是汉代女性发髻中活跃度最高的六种,广泛流行于贵族和平民之间。在西汉初期和中期,平坦后垂的发髻一直占有主导地位,而后在西汉末期,女子对高髻越发钟意,到了东汉时期,高髻对于汉代妇女已是司空见惯。
1-1椎髻 1-2堕马髻
唐代的发髻形式相较于汉代而言,种类多样,丰富多彩。从唐代女俑的发髻样式,可以整理出唐代女性的发式造型。髻是唐时期女性最主要的发型,笔者在这里只针对髻加以论述。唐代女性俑发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汉代相比,更加浓密饱满,造型多样。唐代是高髻最兴盛的时代,从东汉流行以来,高髻形式上的发展越发多样。在唐代初期,妇女们还沿袭前代样式,发式简单朴素,有温婉可人之势;到了盛唐时期,发型也走向华丽的趋势,造型丰富,种类齐全,整体浓密饱满,和丰腴的身材呼应,十分符合唐代“以胖为美”的审美观念。而到了中晚唐时期,随着唐朝的衰败,人们的审美也逐渐“偏向怪异”,发型夸张奇特,高髻趋于平缓。在唐代,义髻(古时女子在头发上佩戴的假发)开始流行于各阶级的女性之间,这也是促成唐代发髻样式多种多样的重要原因之一。除了初唐、盛唐、晚唐三种高髻以外,反绾髻、单刀半翻髻、惊鸿髻、双环髻(如图1-3,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双螺髻、螺髻、丫形髻、回鹘髻、峨髻、球形髻、倭墮髻、乌蛮髻、同心髻、凤髻、囚髻、双垂髻、抛家髻、中晚唐墮马髻、泡型髻和中晚唐闹扫妆髻等7都为唐代女性的重要发髻。在铜川市博物馆所藏的新区出土彩绘女俑中,就出现了球形髻(如图1-4)和倭墮髻(如图1-5)两种造型的女俑。
1-3 双环髻 1-4双球球形髻 1-5倭墮髻
因此,得出结论:汉时女子发髻造型整体单一朴素,多未隆起,贴近头皮,平坦后垂,高髻于西汉末期开始出现,流行于东汉时期;唐代则整体样式丰富,发髻饱满,以高髻为主,从初唐向晚唐过渡,呈现出简单、华丽、衰败的趋势, 发型的多样化还起到了修饰脸型的作用。
2.妆容
汉代女俑的面部以清秀为主,重点在于对眉毛和嘴唇的刻画。“唇以朱红为佳;齿以白净为美;颈以修长为美。”8汉代女性对面部美的观念与我们当下女性美不谋而合。汉代女俑眉毛细长,弯曲幅度较大,形似柳叶状,两头偏尖,靠近鼻骨的两端稍低,整体呈上扬的趋势。眼睛好似丹凤眼,细长却不小,眼珠乌黑,仔细看似乎还带有高光,微微泛着点灵气。面目表情温婉端庄,嘴角微微上扬,带有些许古风式微笑的意味。嘴唇涂以朱红色,衬得女俑面目红润,颇有气色。
唐时期女性的妆容便要复杂的多,早在初唐时期,女子还算欣瘦,妆容以自然素雅为主;到了唐盛期以后,女性 “以胖为美”,面部圆润,妆容精致,有艳若桃李之美。到了中晚期时,妆容上也呈现出夸张怪诞之势,“时世妆”受到众人的喜爱。唐俑妆容的刻画映射了现实女子的妆容。唐代女俑的眉毛多表现为倒八字的形状,靠近鼻梁骨一端细而重,往后逐渐变得粗而浅,长短不一;唐俑的眼睛刻画简单,以乌黑的眼珠和眼白构成,外圈用细线勾出眼睑。唐俑最特别的要属花钿、斜红、腮红、面靥和唇妆。花钿是古时女子贴以眉心附近作装饰所用,一般为对称状,朱红色。唐代出土的许多壁画、帛画中都能看见花钿,这与《木兰诗》“对镜贴花黄”中“贴花黄”这一举动有异曲同工之妙。此外,面部还描有斜红,一般分布在女子脸部两侧太阳穴或耳朵前侧的面部位置。汉代女俑脸部腮红淡雅,几乎无法观察;而唐女俑脸部有大面积的腮红,且颜色浓重,有的俑中,工匠直接将面部左右两侧涂上两个红色的大圆圈来代表腮红。唇妆一般不把整张嘴描红,而是以点唇的方法来体现“樱桃小嘴”的美感。在嘴巴的旁边,通常会有两个红色的小点,这就是面靥,通常起到装饰酒窝的作用。
因此,得出结论:汉唐妆容具有明显的差异,整体上,汉代轻柔淡雅,妆容把眉毛、嘴巴作为重点,自然朴素,和现代女性妆容十分相似;唐代则以浓妆艳抹(早期略微素雅)为主,妆容复杂夸张,妆面上多出了花钿、斜红和面靥的样式,唇部以小口为美。
3.服饰
直裾深衣(如图3-1)和直裾袍服(如图3-2)是汉代服饰中的基础款式。
深衣由领、袖、袂、带、摆组成。从汉阳陵出土的塑衣式彩绘女俑(如图3-1)看出,深衣衣领开口较低,且层层堆叠,呈现为“交领右衽”,即衣领左右相交,且方向向右掩;在领口与袖口处有红、赭两色的线条装饰;长袍两袖宽松,在腰间紧窄,下摆呈喇叭状,体现女性身材纤细的线条美。
袍服由领、袖、带、祛、绔、组成。通过汉阳陵出土的一批持彗俑(如图3-2),可以看出,袍服和深衣最大的区别在于下摆处,深衣裙摆呈喇叭状拖地,而袍服则形似现在的裤装,且下摆处呈直筒,不拖地;腰间处放宽,穿来轻松许多。
3-1 直裾深衣 3-2 直裾袍服
唐装款式众多,笔者所要提及的是唐代女俑中最常见的三种:襦裙、胡服以及女着男装。襦裙又叫“襦衫”,服饰轻薄,着装暴露,袒胸开口,衣领有圆领、斜领、鸡心领和翻领7(20) 四种为主。襦裙一般齐胸,下摆较长,胸部系有一根细长的衣带,并配有一轻薄的肩搭,女性丰润的肉体在薄纱中若隐若现,增添了女性的妩媚美。唐代仕女俑出土至今,着有男装和胡服的女俑屡见不鲜,这充分说明,在唐朝当时民族交流开放,国力昌盛的背景下,女性地位有所提高,女性的穿衣更加自由,胡服和男装受到女性的广泛喜爱,女子纷纷易钗而弁。这也为唐代女性美中增添了一丝“巾帼不让须眉”的自信魅力。
因此,得出结论:汉代女子服饰大多形制简单,以素色为主,且衣服的遮蔽性高,领口多向右掩,腰间紧窄,体现了汉代女子清丽脱俗,轻盈瘦美的女性特征;唐代女子服饰多样,穿着相对暴露,薄纱般的襦裙肩搭使得唐代女性的丰姿绰约隐然若现,胡服和女着男装的兴起,更增添了一份英姿飒爽的气概。
二、汉唐女性美和审美特征
汉俑和唐俑最大的区别便在于体态的不同,通过比较,汉代女子的弱骨丰肌和唐代女子的雍容华贵一下就映射出来,无论是从发髻、妆容还是服饰来分析女性美,都和胖瘦之躯不可分割。看到汉俑,不免想到赵飞燕的便嬛绰约;看到唐俑,不免想到杨玉环的雍容妩媚,那自然也能从这些体态轻盈或是丰姿绰约的女俑身上探究出两个时代不同的女性美。
汉代女俑头部稍下倾,面容端庄,双眼微微含笑,神态温婉可人,也许是受到楚文化中浪漫情怀的影响,汉代女俑身上总是表现出静谧安详、诺诺大方的贵族气息,我们也由此能感受到千年以前汉代女性身上内敛秀丽,朴素自然,秀外慧中的气质,她们神态镇定,古风似的微笑下透露着淡淡的肃穆,似乎在思考着什么······如此,弱骨丰肌,轻盈瘦美,宁静内敛,娴雅恭谦,便可谓是汉代女性之美。
唐代女俑姿态各异,昂首挺胸,绰约多姿。红润的脸庞,高扬的发髻体现出唐代女子的蓬勃自性,天真活泼;薄纱轻衣下若隐若现的丰腴掩不住的是唐代女子的雍容妩媚;窄袖紧身的胡服和男装衬托出的是唐代女子“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气概······如此,热烈奔放,丰姿绰约,蓬勃自信,朴实自然,便可谓是唐代女性之美。
注释
1.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出版社2013年版。
2.赵岐注,孙奭疏:《孟子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版。
3.郑玄:《礼记·檀弓》的注书,源自百度百科。
4.[曹魏]张揖:《埤苍》,源自百度百科。
5.方勇、李波译注:《荀子》,中华书局出版社2015年版。
6.王晓丽:《浅谈汉代妇女发髻》,《北方文学》(中旬刊)2013年第9期,第169页。
7.周怡彤:《唐代女性陶俑艺术特征研究》,景德镇陶瓷大学2019届硕士学位论文,第7页,第20页。
8.邵婉钦:《汉代随葬女性陶俑的审美精神研究》,景德镇陶瓷大学2016届硕士学位论文,第19页。
文中使用图片来源
图1-1 笔者自摄,藏于汉阳陵博物馆
图1-2 笔者自摄,藏于汉阳陵博物馆
图1-3 源于卢剑利《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国宝”》
图1-4 笔者自摄,藏于铜川市博物馆
图1-5 笔者自摄,藏于铜川市博物馆
图3-1 笔者自摄,藏于汉阳陵博物馆
图3-2 笔者自摄,藏于汉阳陵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