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数13713
作品数1
关注数0
粉丝数0
贾渃杨

贾渃杨

美术史论系

关于汉阳陵着衣式木臂陶俑 材质差异原因的探究

类别
史论






关于汉阳陵着衣式木臂陶俑材质差异原因的探究

2020级美术学  贾渃杨

 

          着衣式木臂陶俑是中国古代很独特的一种明器,短暂出现于西汉丧葬历史中,以汉景帝阳陵规模最大,数量、种类最多。出土时呈裸体无臂形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经专家学者研究发现,该类陶俑制作、埋葬时应有双臂及衣物附之,只因年代久远,均已腐朽殆尽,仅剩陶制的躯干。本文即旨在探究其以不同材质结合的做法背后的原因。


 一、汉阳陵着衣式木臂陶俑简要介绍

汉阳陵着衣式木臂陶俑通体陶制,大部分为裸体站立状,没有双臂。按照其形制特点,可分为男俑、女俑、宦官俑和骑兵俑。据专家考证,俑埋葬时穿有丝、麻、棉、皮质的有机质衣服或铠甲,手臂为木头制成,出土时均已腐朽成灰,故呈现无臂裸体的样式。1完整俑一般高度为55-60厘米左右,生殖器、肚脐、窍孔等有专门塑造,其通身施橙红色彩,部分女俑施白彩,仿肌肤之色;头发、眼眉、胡须、瞳孔用黑色勾勒。表情神态各有不同,男俑面容饱满,目光含蓄,面带微笑,神态祥和;女俑身材修长,脸部丰腴,面容姣好,端庄秀丽,高鼻小口,面带微笑,清雅大方,恬淡优雅;宦官俑低头颔首,面带愁容;骑兵俑身躯笔直,两腿呈八字形外撇,足尖上翘,臀部以下至双腿内的平面呈弧形,作骑马状2;一部分陶俑面部颧骨突出,有学者认为是老妪,也有猜测是在描绘胡人特征。阳陵俑在塑造上采用了躯干分别压模成型再拼接,鼻、耳、阳具等小部件单独做出粘接制成,再将窍孔用细棍深插做出,为了防止千人一面,还对面部进行了捏、塑、刻等艺术加工,细节精致,形象逼真3


二、选取部分陶制原因

1.汉文化与秦文化关系

而西汉定都长安,“汉承秦制”的说法也不仅仅影响了政治体制,在工艺制作方面也直接受到其影响。“4汉景帝距秦亡不远,相隔只有50年时间,艺人的传授不过跨代,甚或还是当年的修陵人。”陶制俑在北方有着深远的传统,加上距离秦兵马俑的修制时间不远,工艺与人才上十分成熟;另一方面,关中平原有丰富的黄土资源,其细腻、黏性佳,十分适宜制作陶俑。5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汉早期帝陵中使用的陶俑均为塑衣式陶俑,如长陵、安陵、霸陵出土的陶俑,其造型与秦始皇陵出土的陶俑基本一致6,着衣式木臂陶俑是则是这之后的一个创新,尽管在手臂和衣物上使用了其他材质,但躯体仍旧选择使用陶制。

      秦俑为陶制,风格浑厚、洗练,如秦始皇兵马俑,均以真人真马大小为规范塑造,制作手法严谨,性格鲜明,汉俑也承袭了一部分形制与风格,比如都崇尚写实,并辅以夸张手法,并且都以群塑的方式呈现。


       2.厚葬观念影响

       汉初由于政局不稳,百废待兴,崇尚黄老之学,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汉文帝则是身体力行实行薄葬,曾下薄葬诏,据记载,他的陵墓霸陵,墓中的随葬品“皆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因其山,不起坟”7。而根据霸陵附近的考古调查显示,文帝霸陵附近出土了大量的砖瓦构建,似乎证明史书记载所言非虚。黄老之学,即道家学说的生死观为生死必然、死而不亡,因为贫穷、贵贱皆是身外之物不用过分看重,所以在丧葬方面也讲究顺其自然。8更有记载:“遗诏曰:‘朕闻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者,奚可甚哀。’”9可以看出汉文帝的薄葬观念不仅是与国力和政策有关,也是受到了道家观念的影响。而自汉武帝推崇儒家学说之后,西汉主流的丧葬观念变为了“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10

       但是在汉景帝时期,人们普遍相信人死后灵魂不灭,还会继续在另一个世界里生活,因此要把生前所有物品都带入陵墓,一边死后继续享用,为以大量俑陪葬的行为奠定了思想基础;以及经历了文景之治,社会经济发展稳定,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物质财富日益丰富,为这种奢侈性的消费提供了物质基础。厚葬之风从景帝起初见端倪,到武帝时盛行。

       在厚葬观念的影响下,景帝阳陵是仿照都城长安城修建了规模庞大、设施齐全的陵园,不同的外藏坑代表和象征不同的政府机构及设施,各种陶俑则代表了服务于其中的人,如官吏、士兵、骑兵、宫女、嫔妃、宦官11。据统计,出土陶俑有上千个,如此庞大的体量,用可以模制的陶来做,会省时省力一些,造价也会更加低廉,还能一定程度上保证质量。


 三、选取部分木制原因

 1.汉文化与楚文化的关系

      李泽厚先生认为“楚文化就是汉文化,楚汉不可分。”12汉高祖刘邦好楚风,建立汉朝的中坚与核心也大多是楚人,所以楚文化对汉文化的影响是毋庸置疑且深刻而久远的,但是一脉相承确实是有些绝对,不如说是汉文化是先秦文化的传承,而楚文化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13

 用木俑随葬,大约始于东周,在当时的楚国境内较为盛行14,该传统一直影响到汉初,楚国的审美观一直都是柔美细腻,崇尚纤巧秀美,表现在春秋时期楚国人的陪葬俑中,就是清巧秀雅的木俑,体形修长苗条,以真人三分之一大小塑造,面目绘制而出,清秀姣好15;而着衣式木臂陶俑也沿用了这个形制大小,由于俑的尺寸限制,在头发的刻画上较难使用秦俑的层层堆泥再加以塑造的手法,便使用了塑绘结合的手法展现,沿用了楚木俑彩绘的传统,头发、眼眉、瞳孔均是以黑色颜料勾勒而成。

 汉俑另辟蹊径,从使用木臂与衣物,塑造肚脐、生殖器等方面体现其写实的意趣。在西汉这种文化交融的情况下,着衣式木臂陶俑是一方面传承了秦俑的风姿,一方面延续了楚俑的纤秀,由两种不同风格、不同材质的俑发展而成的新的俑式。

 2.哲学观念影响与社会意义

 木质材料在楚人的生活中一直具有重要意义,在生产生活工具、房屋建筑以及民间信仰等各个方面无处不见它的身影,深受楚文化影响的西汉统治者也持有与楚地一样的材料观念,木材在楚文化中的独特地位,使得木俑也被赋予了更加神秘高贵的色彩,成为比陶俑更加受到推崇的明器16。这一点在汉阳陵的摆放位置上也有所体现,木质俑会摆在比陶制俑和木臂陶俑更加重要的位置。但是由于工艺、国力、传统等因素,大部分还是选择了陶制。

 这种木臂陶俑身躯由头、躯干、腿脚三部分分模制作再粘合而成,然后进行细节刻画,还要施以彩绘,再制作木臂、丝质衣物与金属配饰,最后组合而成,工序繁复,但精致华美,符合王公贵族的高人一等,异于平民的心理,也从中确认了自己的高贵统治者地位,故被冠以最高封建等级的含义。

       汉代哲学主要围绕天人关系、宇宙形成、形神关系以及古今、人性等问题展开,对“逼真”的追求是在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念下,要求以形写神,希望塑造出的俑是真实、鲜活的,可以代替生前所拥有的军队、仆从。由于这个原因,俑需要更加注重俑对现实生活的复刻,需要做出更加准确细致的动作,就选择了木头。陶俑的木臂可以活动,再加上丝质或麻制的衣物,增加了动态的美感,变得更为逼真,而陶俑神态各异,有的面带微笑,有的面带愁容,传神的刻画使得陶俑生动活泼,栩栩如生,让人有亲近感,增加了审美情趣。

       这种明器出现时间很短,数量也不多,而且集中在西汉皇帝、皇后及宗室皇族的陵墓之中,而梁王陵以之随葬,可以看作是一个特例。可见着衣式木臂陶俑的出现和使用是包含了封建等级色彩的,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


注释

1.王学理:《着衣式木臂陶俑的时代意义》,《文博》1997年第6期。

2.何倩:《西汉着衣式陶俑初论》,西北大学2015届硕士学位论文。

3.石宁:《汉阳陵博物馆藏陶俑概述》,《文博》2009年第4期;焦南峰,杨武站:《宫廷生活中的缩影 西汉帝陵中的陶俑》,《收藏》2010年第6期。

4.王学理:《阳陵春色 大汉风采——二论著衣式木臂陶俑与塑衣彩绘陶俑的艺术特色》,黄留珠主编,西北大学史学丛刊《周秦汉唐研究》第一册,三秦出版社,1998年。

5.庄家会:《关于汉阳陵着衣式陶俑制作工艺的探讨》,《艺术设计研究》2018年第1期。

6.石宁:《汉阳陵博物馆藏陶俑概述》,《文博》2009年第4期。

7.班固:《汉书(点校本)》,中华书局1962年版。

8.大白读史:《人们常说汉承秦制,但西汉厚葬之风却不源于秦人风俗》,https://www.sohu.com/a/387398981_120636921

9.司马迁:《史记(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中华书局2013年版。

10.戴圣:《礼记》,中华书局2017年版。

11.何倩:《西汉着衣式陶俑初论》,西北大学2015届硕士学位论文。

12.李泽厚:《美的历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1月。

13.鼎益丰、隋广义:《汉文化和先秦的楚文化的关系》http://blog.sina.com.cn/s/blog_18cea92290102xsbf.html.

14.张广立:《漫话西汉木俑的造型特点》,《文物》,1982年第6期。

15.王一凡:《从汉阳陵里看不一样的汉代陶俑》,https://zhuanlan.zhihu.com/p/61740610.

16.何倩:《西汉着衣式陶俑初论》,西北大学2015届硕士学位论文。

17.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商务印书馆2011年12月。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