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数21259
作品数1
关注数0
粉丝数0
余文琦

余文琦

美术史论系

从懿德太子墓壁画探初唐女性发式的特点

类别
史论

从懿德太子墓壁画探初唐女性发式的特点

 

摘要:在唐懿德太子墓中出土了许多的仕女画,从仕女画中的女性形象中发现,初唐女性发式及其配饰上都呈现出鲜明又丰富的特点。本文从写生考察的懿德太子墓壁画出发,结合一些初唐时期的壁画和绘画作品,浅析初唐女性发式的特点以及其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初唐 女性发式 懿德太子墓

 

       一、懿德太子墓壁画概述

       懿德太子墓是乾陵十七个陪葬墓之一,也是唐乾陵规模最大的一座陪葬墓。在《旧唐书 懿德太子传》中提到:“中宗即位,追赠为太子,溢曰:豁德,陪葬乾陵。仍聘国子监垂裴粹亡女为冥婚,与之合葬,又赠永泰郡主为公主,令备礼改葬,仍号其墓为陵焉。”因此,懿德太子墓的规模分宏伟,总长有100.8米,太子墓是由墓道、六个过洞、七个天井、八个小龛、前甬道、后甬道、前墓室、后墓室这八个区域来组成。在陪葬墓的墓道、过道、甬道、墓道等位置都绘有精美的壁画。据资料统计,全部壁画的总面积达到了近400平方米,其中较为完整的约有40多幅。其中女性形象在墓中壁画的绘制,从过洞到后墓室均有包含,绝多数分布在前后甬道和前后墓室,存在形式以侍女群像为主。这些壁画生动形象的反映了唐朝宫廷生活场景和太子的日常起居。

       二、懿德太子墓中壁画对初唐女性发式的呈现

       通过查阅相关论文资料,我了解到了其中主要的女性壁画主要是在:第三过洞墓前室东壁、墓前室和墓后室。

       在第三过洞的东西两壁分别绘制有两位侍女,她们均站立着,手持长柄圆形器物,这种器物与团扇类似,左壁的第一位宫女,身体微微弯曲,发式为螺髻式;第二位宫女,转头而视,发式为盘桓髻或螺髻。第二幅壁画的两位宫女同样都是采用了螺髻这种发式。

PNG图像.png

                                       图1懿德太子墓幕后室内东壁画(来源:网络)

       在懿德太子墓后室内东壁画北侧是绘制有九个宫女的宫女群像图(图1),手中分别捧着盘、瓶、烛台、方盒等物件,九位宫女前后错落向前行走,在这中间有两位侍女身上穿着袍服男装,剩余七人都是穿着裙装,她们的发式多样,有头梳高髻,惊鹄髻、反绾髻、螺髯、双髻等不同种类的发式。其中有一位宫女的形象比较鲜明,她身着白色服饰,外面还搭有小外套,在最外面还有红色的坎肩,着红色长裙,两手举帔巾于肩后,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当时女性活泼的形象特征,而她的发式是惊鹄髻。

       三、其他墓室中对初唐女性发式的呈现

       据资料显示,礼泉县的新城公主墓中对于壁画的保存还相对比较完整。新城公主,初封衡山公主,出生于贞观八年,不仅是唐太宗与长孙皇后所生育的七名儿女中最小的那颗掌上明珠,也是唐太宗所有女儿中最年幼者。龙朔三年,新城公主遇疾。骤失爱妹的唐高宗在极度悲痛之下,下令将新城公主以皇后之礼下。葬在她的墓中出土了一幅壁画。

PNG图像.png

                                                图2新城公主墓室壁画(来源:网络)

       墓室四壁的布局和过洞与天井十分类似,在四个角分别绘制一个角柱和斗拱,在每一个壁上又用红柱子将壁面分成三个开间。在柱子之间绘制有不同的侍女,这些侍女将画面自然分割成不同的画面。在第一隔断,虽然侍女的面目已有缺失,但我们依旧可以清晰地看清楚第一位和第三位侍女的发式是双刀式半翻髻,第二位侍女的发式为高髻,在第四位侍女的头上,我们还可以看到其用宝钗作为装饰与双环髻之间。在第三隔断里,第一位侍女背对着其他三人,梳着高髻的发式。第二位侍女发式与其他人有所不同,她头梳着双刀式单翻髻的发式。第三位依旧是采用双刀半翻髻,而第四位侍女的头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有宝钗作为装饰,体现了当时发式和装饰的变化多端。

       四、初唐绘画中对女性发式的呈现

       在初唐时期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中便有体现。贞观十四年,吐蕃王松赞干布仰慕大唐文明,派遣使者禄东赞到长安来通聘。画面描述的便是禄东赞朝见唐太宗时的场景。在唐太宗周围共有九位侍女服侍,两位侍女举着扇子头梳云髻,剩下七个侍女头梳云髻,站立在唐太宗的两侧。

PNG图像.png

                                                             图3步辇图(来源:网络)

        五、初唐时期的发式特点

        初唐时期,女性的发式还沿袭了之前隋代的发式,与其相似,发髻梳成云朵形状,发式简单又朴素被称为云髻,在《步辇图》中可以充分的体现出来。九位侍女,发式均做云朵状,是云髻的经典样式。除此之外还流行各种各样的发髻,例如惊鹄髻,形如其名,像展翅欲飞的鸟的翅膀,竖立在头顶,属于反绾式发髻。惊鹄髻的盛行,也充分体现了当时胡风的盛行。反绾髻分成两种形式,一种是双高髻,立在头顶处,另一种,在脑后梳成髻,由下往上反绾起来。螺髻也分成了单双螺髻。具资料显示,唐代女子在出家之后便会把双螺髻改成单螺髻,把这个当作一种判断婚嫁的方法。在新城公主墓室壁画中出现的半翻髻,形状和翻卷的荷叶类似,把头发由下往上理到了,头顶的时候便向一边翻便形成了半翻髻。

       六、唐朝发式多样的原因

    (一)与各民族之间的融合交流

       唐朝著名的惊鹄髻便是由北方的游牧民族传来,北方游牧民族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下,与汉族进行了碰撞。到了唐朝大一统时期,便出现了胡汉文化交融的情况。除了北方的游牧民族,唐代都城长安,还融合了国家南北方文化。使得唐朝的发式出现了许

多不同于汉族的形式,并向全国各地盛行。

     (二)开放包容的政策

       唐朝的开放包容不仅仅体现在了对外的政策,也体现在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开放。儒释道三教在唐代并行发展,宗教文化自由。乐舞方面充分吸收少数民族乐舞元素,将中原乐与胡族乐舞相融合,在诗歌方面也尽显雄浑壮阔,唐代多豪放派诗人与唐朝融合少数民族文化不无关系。自唐太宗起,许多的君王都推行开明的政策,使得唐朝女性敢于冲破封建统治的禁锢,突破创新。

     (三)唐朝女性地位的提高

       唐朝是一个民族融合的时代,一方面一方面,李唐皇族本身就有北方少数民族的血统,他们长期 与北方少数民族杂居生活,受到了非常深刻的影响;并且发迹于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所以在文化习俗上直接继承了北朝的传统。另一方面,唐朝各民族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空前频繁,对“蛮夷之邦”的文物风习来者不拒,兼收并蓄,更助长了“胡化”的风气。当时的周边少数民族与国家,无论是鲜卑族,还是突厥、契丹、党项等等,婚姻关系比较原始,女性地位较高而所受到的约束相对较少,比较自由放纵。综合多方面因素的作用,导致唐代妇女在社会舞台上的地位逐渐提高,使得妇女注重自身的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唐朝发式的发展。

       通过写生,我们考察了唐朝的许多陵墓。其中就包括此次报告在考察报告的阶段也翻阅了许多相关论文,了解到了许多发髻的款式和饰品。了解到单单发髻就有许多不同的形式和梳法。同时了解到因为不同的三方面原因才导致了唐朝发式具有丰富而又多变的特征。

 

参考文献:

1]刘建荣. 永泰、懿德与章怀墓室壁画中女性形象艺术特征的差异[D].陕西师范大学,2019.

[2]王露寒. 唐代女性发式特点及审美[J]. 文存阅刊,2018,(07):7.

[3]何季莹. 唐懿德太子墓墓道壁画初探[J]. 艺术品鉴,2017,(03):472.

[4]崔小蒙. 浅析唐代仕女面妆与发式之美[J]. 中国民族博览,2015,(08):100-101.

[5]胡志玲. 论唐代女妆的特点[J]. 大众文艺,2012,(24):297-298.

[6]谢晋. 唐代女性发饰造型比较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2.

[7]仇淑静. 绚烂多姿——唐代女子发式与发饰[J]. 艺术.生活,2009,(04):33.

[8]高强. 从大唐秦王陵陶俑探析唐代舞女的发式之美[J]. 西北美术,2009,(01):26-27+41.

[9]谭燕鹏. 略论唐代妇女发式的特点[J]. 邢台学院学报,2009,24(01):63-65.

[10]张利艳. 论唐代发式设计的文化意蕴[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302-304.

[11]王仁波. 唐懿德太子墓壁画题材的分析[J]. 考古,1973,(06):381-393+371+402-405.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