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数383659
作品数1
关注数0
粉丝数0
张颢洋

张颢洋

美术史论系

浅析明代彩塑的艺术特征以水陆庵彩塑为例

类别
史论

                   浅析明代彩塑的艺术特征以水陆庵彩塑为例

                                                                                                                        张颢洋 美术学一班 20195001098 

       摘要:水陆庵位于陕西蓝田县的东南部。原是隋代建造的悟真寺的殿堂之一,彩塑全部集中于其中的诸圣水陆殿。此殿内彩望一股也称为水陆庵彩塑。水陆庵内塑造了3700尊神像, 存有明代完好且丰富的彩塑塑像,从二十四诸天神到佛本生故事中的各种人物均栩栩如生,是明代彩塑的集大成者。本文通过对水陆庵彩塑的浅析以此来分析出明代彩塑的艺术特征以及审美特色。

关键词;水陆庵彩塑 明代彩塑艺术特征 审美特色

一、    蓝田水陆庵概况

       水陆庵位于蓝田县城以东王顺山下蓝水中流的鱼形小岛尾部。据《蓝田县志》记载,水陆庵为“悟真寺”北普陀群寺的“蓝渚庵水陆殿”。“悟真寺”,创建于隋开皇年间,唐代时, “悟真寺”殿宇磷次,僧侣逾千。1宋以后悟真寺渐次衰败,明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地震更是对水陆庵毁灭性的打击。震后,明秦藩王为水陆殿修葺庙宇,重整塑像。今大殿中梁上遗有墨书题记“大明国陕西西安府蓝田县青侯里古刹悟真峪北普陀兰渚庵重修诸圣水陆殿,大明嘉靖四十二年仲夏肇启,龙庆元年姑洗月重建” 成为此段历史的真实佐证,目前水陆庵彩塑即为明代遗存。清代又两次重修,解放后,国家政府两次修缮水陆庵的大殿彩塑。1996年中国国务院公布水陆庵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诸圣水陆殿位于水陆庵院落最西头,东西朝向,中央置佛坛,佛坛背后有中隔正壁,南墙和北墙也增设有中隔南隔壁和中隔北隔壁,将大殿分为前后两个部分。这三个隔壁的正面和背面的部分加上南北山墙的两部分、南北檐墙的两部分和大殿的西壁,总计有十三面墙,3700多尊泥塑分布于此。

二、水陆庵彩塑的建造特点

       雕塑的特点是,以物质实体性的形体塑造可视而且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现实生活和表现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雕塑的三度空间的实体性是其他一切种类艺术(包括二度空间的绘画)所难以企及的特殊属性。中国传统雕塑不管是木雕、石雕还是泥塑,为了使艺术形象更加生动,更贴近生活,多用彩绘的方式,将其装饰得更为现实。将这种绘画技法运用到雕塑中, 使形象处于空间中,其真实性和具体性使雕塑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具有观赏性。蓝田水陆庵水陆殿彩塑就具有这样的特点。   

       水陆庵水陆殿彩塑为3700 余尊,如此众多的塑像大小不一、形式多样,表现内容丰富多彩,布局构图繁密而有序。庵内的水陆殿从外面看是一间房子,而进入殿宇之后人们看到的却是一个包含天上地下的大千世界,这体现了塑造这些塑像的雕塑家们的美学观念和审美意识。这些由塑像外在的表现形式与内容展现出来的审美情趣与审美理念具有极强的时代特征、民族特征和地域特征体现在水陆庵水陆殿彩塑整体构图中,它的特征就是一个“满”字——铺天盖地的“满”。但是,这“满”并 不杂乱,而是错落有致。这种整体布局的艺术处理顺应了中国人传统视觉审美习惯当中独特的丰满、饱满的审美追求。中国人以 丰满、饱满为“美”的传统,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甚至更早的历史时期。但是,传统的丰满审美意识讲求的多是个体的体量丰满,如象形文字以肥大的羊为“美”,唐代以仕女的丰满为“美”。而水陆庵水陆殿彩塑的整体构图不仅讲求个体的体量丰满,更突出顶天立地、数量“多”的“饱满”,既继承了传统的审美观念,又顺 应明代“三教合一”的发展。

三、水陆庵彩塑的审美特征

       水陆庵彩塑数量众多、主题鲜明、手法灵活、设色热烈,展现了明代雕塑艺术特有的元素和中国古代彩塑艺术的精湛水平。水陆庵彩塑中的建筑造型则是现实建筑和宗教艺术的融合,其在色彩运用、空间布局、装饰纹样等方面形成独有的审美特色。

       宗教类彩绘一般使用冷色调较多,这样就可以达到沉稳、庄严、神圣的艺术效果,而世俗建筑则基于环境的不同,会选择不同的色彩,水陆庵彩塑中的建筑造型就是这两个方面的完美融合。除东面有三扇隔扇门之外,水陆殿再无窗户,以至于室内光线较暗,影响到游客的观感,为此工匠们充分利用彩绘颜色来调和画面,形成较为靓丽的艺术效果。首先分隔画面的栏杆多用金色,这样不仅可以使得整幅画面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而且凸显了佛国世界的高贵和空灵;其次大多数柱子皆为红色,这样不仅较为醒目,而且符合实体建筑的惯例;再次屋脊和檐下装饰,多使用金色、绿色、蓝色、红色等,这些色彩与实体建筑不尽相同,不仅可以丰富画面内容,而且还能增加画面的亮度。这样,水陆庵彩塑在色彩运用方面既考虑到佛国世界的崇高,使信徒顿生仰止之感,又考虑到现实世界的实例,使观者内生亲切之情。

       中国古代建筑讲究中轴对称、整体布局,在水陆庵壁塑中,工匠们充分展示和利用了这种手法,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富丽堂皇、高贵典雅的佛国世界。首先充分利用中轴对称原理构图。在南北山墙壁塑中,皆利用中心建筑为轴,向两边延伸,这种建筑格局不仅与实体建筑一致,而且达到视角对称的艺术效果。其次充分利用栏杆分隔画面。在整个水陆庵壁塑中,栏杆式建筑的运用是最成功的伏笔之一,栏杆不仅可以起到分隔画面的艺术效果,而且可以使得画面浑然一体。再次充分利用围墙构筑宫殿整体形象。水陆庵彩塑中的建筑造型还充分利用围墙来连接单体建筑,以构成建筑群,这样就可以在视觉上为人们营造宏大的宫廷场面,从而达到在平面上展现立体建筑的意图。如反映佛祖降生的主体建筑为重檐歇山十字脊式,两侧塑有八字形围墙,连接其它建筑,形成一个宫殿群,以此来反映佛祖初为王子的身份,达到烘托气氛之目的。

       在有限空间之内表现众多内容和题材的佛教故事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为了在壁塑中表现佛国建筑的华丽庄严,装饰就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首先在重要殿堂之上,工匠们塑造了璎珞这种在现实建筑外观中基本不存在的装饰,如在佛祖降生和涅槃的主体建筑屋檐之上都悬挂有璎珞,以此来表明建筑本身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以营造与现实不同的佛国世界。其次在重要建筑和仿木佛塔之上,多悬挂有铃铛,通过这些装饰,人们仿佛可以听到风吹铃响的美妙景象,从而产生对佛国的向往;再次在大部分建筑的屋脊之上都用到了脊兽,这些脊兽既与实体建筑相似,又进行了适度的扩张,以增加佛国世界的神秘感。此外,一些十字脊歇山建筑的山花做成了花朵形,斗拱也被塑成了不同造型,这些构图不仅丰富了壁塑中的建筑造型,而且凸显了画面的宗教色彩,其装饰意味明显大于实用价值。

       建筑的空间感不仅被用来营造视觉和心理上的延伸,还被用作虚实场景和画面的表现题材,这些在水陆庵壁塑中皆有体现。首先是五百罗汉渡海故事。如何运用艺术手法表现五百罗汉数量的众多和场景的宏大是一个难题,在水陆庵壁塑中,工匠们借用建筑空间达到了这个目的。在南北两组壁塑中,边角之上皆出现了建筑造型,半开的门里有不同形象的罗汉正在走出,五百罗汉的数量便以源源不断地从画面后方涌现的方式完成了。其次是众僧整理经卷的故事。在毕钵罗窟整理经卷的画面也是借用两扇山洞门来暗喻的,透过洞门人们可以联想到洞内忙碌、紧张的经卷整理过程,从而形成一幅众僧整理经卷图。这些虚实相间的建筑画面不仅可以补充和延展画面内容,而且可以触发人们无穷的想象,满足人们好奇的心理,从而实现人们对宗教的皈依情和神秘感。


发布评论